跳舞不打绝地求生能跳吗?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
凌晨两点半,我蹲在电脑前啃着冷掉的披萨,突然收到朋友发来的灵魂拷问:"你说那些跳舞的,要是不打绝地求生,还能不能好好跳了?" 我差点被芝士噎住——这问题看似无厘头,仔细想想还真有点意思。
先搞明白:跳舞和吃鸡到底有啥关系?
去年在电子竞技与身体行为研究那本期刊上看过篇论文,说现在年轻人玩吃鸡时最爱干三件事:
- 蹲草丛时抖腿(占比63%)
- 捡到三级甲就扭腰(27%)
- 决赛圈手抖得像触电(剩下10%)
这特么不就是变相跳舞吗?我舞蹈系毕业的表妹说,她们练现代舞的现在都流行用游戏音效当伴奏,特别是吃鸡里的脚步声和枪械上膛声,节奏感比电子鼓还带劲。
但问题来了:
要是把游戏机砸了,这些舞者会不会像突然断电的机器人?上周去地下舞室亲眼见过,有个穿荧光绿裤衩的小哥,放着吃鸡直播当背景音乐,跳着跳着主播突然暴毙,他动作当场卡壳,跟DVD卡碟似的。
从科学角度扒一扒
研究对象 | 游戏时长 | 舞蹈完成度 |
街舞社团A组 | 日均2小时吃鸡 | 即兴动作多23% |
现代舞团B组 | 完全不打游戏 | 技术精准度高15% |
这数据是我从市立大学运动科学实验室顺来的(别问怎么拿到的)。有意思的是,玩游戏的舞者临场反应速度确实快,但动作规范度就像我高中物理成绩——永远差那么几分。
老派舞蹈老师的暴怒
采访某芭蕾舞团首席时,老爷子直接把茶杯墩在桌上:"我们那会儿对着镜子练转圈,现在小孩对着屏幕练压枪?"但转头他徒弟就偷偷告诉我,他们编新作品时,还是会参考游戏里的战术走位来设计队形变换。
现实中的魔幻案例
去年"城市街舞大赛"有个名场面:夺冠团队在决赛轮BGM突然故障,领舞的妹子直接开始用嘴模拟"哒哒哒"的枪声,全队跟着节奏完成了超高难度的地板动作。评委席有个老头看得眼镜都滑到鼻尖上了。
- 正面案例:某电竞俱乐部把舞蹈训练纳入日常
- 反面教材:青少年舞蹈班出现"八倍镜手势"教学争议
我表妹说她们现在上课都分两派:
- 坚持古典训练的"博物馆派"
- 把游戏操作融入编舞的"赛博朋克派"
有次她看见两拨人在更衣室吵架,古典派的姑娘说"你们那根本不算舞蹈",结果对方当场来了个战术翻滚接98K狙击手势,场面一度非常哲学。
所以到底能不能跳?
凌晨四点,我翻出三年前买的爵士舞教材,发现扉页上印着"舞蹈是自由的身体表达"。现在想想,当年编教材的人肯定没想到,2023年的"自由表达"会包括伏地魔式爬行和急救包使用手势。
楼下便利店亮着灯,我去买热狗时,看见收银小哥正用扫码枪当麦克风,跟着吃鸡击杀集锦的节奏晃脑袋。这大概就是最真实的答案——只要还想动,就算没有游戏,人们也会找到其他理由扭起来。就像我此刻拿着番茄酱在收据背面画下的,既像舞蹈轨迹又像毒圈缩小的鬼画符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