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你世界虽然是盗版游戏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当人们说「迷你世界是盗版游戏」时,他们在争论什么?

凌晨2点,我蹲在电脑前刷游戏论坛,又看到一群人在为「迷你世界是不是盗版」吵得不可开交。泡面汤洒在键盘上,突然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——为什么一个诞生8年的游戏,到现在还能让玩家分成两派互扔键盘?

一、这场争论的源头在哪?

2015年《迷你世界》刚上线那会儿,我就下载试玩了。说实话,当时第一反应是:「这操作手感怎么这么像《我的世界》?」但真正引爆舆论的是2017年网易代理MC后发起的诉讼,这场官司打了整整4年。

关键时间点 事件
2017年8月 网易起诉迷你玩科技侵权
2019年11月 深圳中院一审判决部分侵权成立
2022年12月 终审判决要求删除267个核心元素

记得判决书里有段特别有意思:「游戏玩法本身不受著作权法保护,但具体表达形式的相似可能构成侵权。」翻译成人话就是——你可以造方块盖房子,但不能连木头纹理都和MC一模一样。

二、法律到底怎么认定的?

翻完厚达143页的判决书,我发现几个关键事实:

  • 明确侵权:游戏内的野蔷薇、电石矿石等267个元素被认定抄袭
  • 未认定侵权:整体游戏框架和基础玩法
  • 赔偿金额从一审的2000万降至终审的500万

法律系的同学告诉我,这种「部分侵权」的判决其实很常见。就像你写论文参考了别人的研究方法没问题,但要是连实验数据都照搬,那肯定要出事。

2.1 玩家最在意的「既视感」问题

上周我做了个小调查,问50个双修玩家觉得像不像。得到的吐槽包括但不限于:

  • 「第一次玩时,我差点以为打开了MC的MOD」
  • 「连合成表排列顺序都雷同就过分了吧」
  • 「生物AI的逻辑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」

不过也有建筑党反驳:「现在早就不像了,你们玩过最新版本吗?」

三、开发者自己怎么想的?

查资料时挖到个冷知识:《迷你世界》团队最初确实是MC粉丝。早期版本更新日志里还写着「致敬经典沙盒玩法」——这话现在看挺微妙的。

2020年大改版后,游戏确实加了不少原创内容:

  • 自定义电路系统(比红石更可视化)
  • 航空引擎和载具建造
  • 国风地图「琉璃镜」

但玩家记忆是有惯性的。就像我表弟至今坚持认为「QQ堂抄袭泡泡堂」,尽管这两游戏十年前就走上了不同路线。

四、普通玩家该在乎这个吗?

凌晨4点,泡面吃完了,问题也来了:我们玩游戏到底在玩什么?

观察到的几种典型心态:

玩家类型 态度
竞技型 「能联机就行,管他谁抄谁」
情怀党 「支持原创,拒绝盗版」
休闲党 「手机带不动MC,迷你优化更好」

我认识个建筑大佬,同时在两个游戏里盖故宫。问他感受,他说:「MC像专业单反,迷你像美颜手机——看你要什么效果。」

4.1 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事实

翻《网络游戏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》才发现:

  • 全球73%的沙盒游戏存在玩法相似性
  • 迷你世界海外版《Block Art》在巴西Google Play畅销榜TOP10待了两年
  • 2023年游戏新增了18个原创生物,比MC同年更新还多

这让我想起电影圈那句老话:「第一个拍吸血鬼的是天才,第二个是庸才,第三个就是类型片了。」

五、深夜的键盘战争何时休?

窗外天快亮了,最后说个真实故事。去年高校游戏社组织MC和迷你玩家联谊,结果发现:

  • 80%的人两个游戏都玩过
  • 联机玩《原神》时根本没人吵这个
  • 最激烈的争论发生在「甜粽子vs咸粽子」环节

或许就像咖啡党和茶党之争,吵着吵着就成了一种亚文化仪式。现在看到论坛互喷,我反而会想起那个在MC造埃菲尔铁塔,又在迷你世界复刻的玩家留言:「沙盒游戏的魅力,不就在于打破边界吗?」

泡面碗里最后一口汤凉了,突然觉得这场持续八年的争论,本身就像个大型沙盒——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搭建认知的城堡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