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你世界初代人物
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迷你世界初代人物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发呆,突然想起2016年第一次打开《迷你世界》时,那个穿着蓝背带裤的小人从土块上蹦下来的场景。说来你可能不信,现在游戏里花里胡哨的皮肤再多,我还是觉得初代那几个方块人最有味道。
一、初代人物是怎么来的
记得当时官方压根没给这些角色起名字,玩家们就按颜色叫他们"蓝小子""粉姑娘"。后来查资料才发现,开发组在采访里说过,最初的设计灵感特别朴实——就是想让角色像乐高积木一样有辨识度。
这几个元老级人物有几个共同特点:
- 身高都是3个方块,头身比1:1
- 动作只有基础的走跑跳
- 衣服配色饱和度超高,隔着八百里都能认出来
特征 | 蓝小子 | 粉姑娘 |
发型 | 刺猬头 | 双马尾 |
标志物 | 背带裤 | 蝴蝶结 |
二、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
有次在旧电脑里翻到2017年的截图,发现初代人物和现在比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:最早他们的眼睛是两个黑点,后来某次更新突然变成了白色眼白+黑眼珠。这个改动当时还引发过小范围讨论,有人说新眼睛看着更灵动,也有老玩家觉得失去了原本的呆萌感。
另外说个暴露年龄的梗——最早在生存模式里,这些人物死亡时会哗啦一声散成零件,过几秒再重组复活。这个设定后来因为"太过硬核"被改成了现在的闪烁消失效果,但说实话,我至今觉得零件散架的物理效果特别带感。
2.1 那些被遗忘的初代设定
翻箱倒柜找到当年手写的游戏笔记(没错,我们那会儿真的会手写攻略),发现几个现在根本找不到的细节:
- 雨天时人物头发会轻微下垂
- 对着岩浆站太久裤脚会冒烟
- 从高处跌落会摆出大风车姿势
这些细节在后续版本更新中都慢慢消失了,可能是优化性能考虑?不过这种小瑕疵反而让游戏更有温度,就像我的大学室友说的:"bug多了就成了特色。"
三、为什么老玩家总念叨初代
去年在贴吧看到个投票,问大家最怀念哪个版本的角色模型。结果70%的人选了2016-2017年的初代形象,这个结果让我挺意外的。
仔细想想大概有几个原因:
- 记忆滤镜:就像总觉得小时候的干脆面比较香
- 设计克制:现在的皮肤特效多得晃眼,初代反而清爽
- 情感连接:很多人是用这些角色搭出第一个火柴盒的
有次在游戏里遇到个初中生,他问我为什么总用那个过时的蓝背带裤皮肤。我一时语塞——总不能说"这是你叔的青春"吧?最后回了句:"这裤子口袋多,装材料方便。"
四、考古发现:初代设计手稿
去年《迷你世界》五周年时,官方放出了一批早期设计图。原来粉姑娘最初设计是穿蓬蓬裙的,后来改成短裙纯粹是因为穿模问题。开发组某个成员在知乎匿名回答里透露,他们测试时发现裙子总卡进方块里,美术组长气得直接把裙子剪短了十五个像素。
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废案:
废案名称 | 绿帽匠 |
特征 | 戴工程帽、拿扳手 |
弃用原因 | 测试时总被玩家当成NPC |
现在回头看这些设计,能明显感觉到那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。没有大数据分析,没有用户画像,就是几个年轻人边泡方便面边琢磨:"哎你说小孩会喜欢这种吗?"
写到这儿突然收到条游戏好友消息,点开是张他刚搭的初代角色雕像。粗糙的砂岩块垒出标志性的刺猬头,在月光下投出歪歪扭扭的影子。我按下截图键的时候突然想明白,为什么我们这代人总对那几个像素块念念不忘——
可能因为当年那个对着攻略学造自动门的傻小子,和现在这个熬夜赶方案的中年人,到底还是同一个人啊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