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高考送流量活动:学生党的"流量急救包"有多香?
五月的阳光透过教室窗户洒在课桌上,小王盯着手机里没加载完的物理网课急得直挠头。隔壁桌的小美晃了晃手机:"用我的热点吧,我刚领了移动送的30G高考流量..."这样的场景正在无数高三教室上演。三大运营商每年5-7月推出的高考流量赠送活动,正悄然改变着百万学子的备考方式。
一、流量礼包成了备考新标配
根据《2023年通信行业公益行动白皮书》,去年全国有超过380万考生领取了各类备考流量包。运营商们今年更是铆足了劲:
运营商 | 流量额度 | 覆盖时间 | 附加服务 |
---|---|---|---|
中国移动 | 50GB | 5.1-7.31 | 错题本云存储 |
中国联通 | 30GB+20GB定向 | 5.15-8.31 | 免费名师直播课 |
中国电信 | 20GB/月 | 即领即用至9月 | AI智能题库 |
二、流量背后的学习革命
朝阳区重点中学的李老师发现,今年班上问"老师这个知识点哪里能再看一遍"的学生少了。"现在孩子们都直接点开运营商送的免费课程反复看,连食堂排队都在刷错题。"
1. 资源获取从"找 Wi-Fi"到"随时学"
往年这个时候,图书馆总是挤满蹭网的学生。今年海淀图书馆的管理员张阿姨说:"自习区空了不少座位,倒是茶水间多了边热饭边看视频课的孩子。"
- 直播课回看:北京四中数学特级教师的解题思路视频,播放量同比涨了3倍
- 云端自习室:晚10点后的在线人数峰值出现在流量包领取后
- 错题本同步:学生日均上传错题数量提升120%
2. 时间管理从"赶场"到"碎片化"
地铁上看知识点思维导图、课间刷两道选择题、等公交时听英语听力...这些场景正在成为00后考生的备考日常。北师大附中的小林说:"以前总纠结带不带平板去学校,现在手机流量管够,错题本和网课都在云端。"
3. 家庭开支从"肉疼"到"真香"
家住回龙观的老周算过账:儿子去年备考季流量费花了200多,今年领了免费流量包不说,还省了买辅导书的钱——"运营商送的智能题库比市面参考书还全"。
三、流量包使用指南
虽然三大运营商的领取入口都摆在App首页,但还是有很多家长在家长群里问:
- 中国移动:打开"和校园"→高考专区→立即领取
- 中国联通:登录"沃学习"平台→输入考生信息→自动到账
- 中国电信:"天翼云课堂"内可直接兑换
西城区重点高中的王同学分享了他的妙用:"把流量包绑定在平板设备上,看2小时网课才用掉1G多,完全够用到高考结束。"而他的同桌更会玩——把送的云空间用来存各科思维导图,手机锁屏设置成知识点速记卡。
四、注意事项要留心
- 需用考生本人身份证办理的手机号
- 定向流量仅限指定教育平台
- 赠送流量一般月底清零
晚自习下课铃声响起,走廊里传来此起彼伏的提示音:"您订购的高考加油包已生效..."教室里的灯光渐次熄灭,而手机屏幕的微光,还在继续照亮着少年们通往考场的最后征程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