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火的蛋仔派对画画到底怎么画?手把手教你从入门到上头
凌晨两点半,我又在客厅地板上对着iPad疯狂涂鸦——这周第三次为了画蛋仔通宵了。自从上个月被朋友拉进坑,现在手机相册里全是各种歪七扭八的蛋仔草图。今天干脆把这段时间摸索出来的野路子都整理出来,你们随便看看,画毁了别找我赔颜料钱啊。
一、先搞懂这些基础设定再动笔
第一次画蛋仔时我犯了个致命错误:把人家圆润的底部画成了平底锅。后来翻官方设定集才发现,蛋仔的造型核心是"不倒翁结构"——底部自带弧度,像剥了壳的水煮蛋那样能晃来晃去。
- 头部占比:占全身1/3,眼睛在头部1/2偏下位置
- 手脚规律:短手短腿,关节处有弹簧状的褶皱
- 经典配色:70%主体色+20%辅助色+10%点缀色
部位 | 常见错误 | 纠正技巧 |
眼睛 | 画成对称圆形 | 上眼睑要比下眼睑弧度大 |
嘴巴 | 直接画一条线 | W型或倒U型更生动 |
二、我的野路子绘制流程
1. 用外卖盒起形你敢信?
有天半夜找不到圆规,顺手抓了个奶茶杯盖扣在纸上描——结果发现比用圆规画的更有弹性感。现在我的固定操作是:
- 找直径5-7cm的圆形物体(杯盖、硬币、化妆品盖子)
- 轻轻描出底部弧线,别画太实
- 往上延伸出胖乎乎的椭圆,顶部要比底部窄
2. 五官定位玄学
有次喝大了画的歪嘴蛋仔反而被点赞最多,从此悟出"三秒定位法":闭眼三秒随便点两个点当眼睛位置,保持这种随机感反而更鲜活。具体操作:
- 主眼稍微靠近中线
- 副眼可以跑到脑袋边缘
- 嘴巴永远比你以为的再往下画1cm
3. 上色翻车现场
警告!千万别直接用纯色填满!我有张画就是像被油漆泼过似的。后来发现要分三层上色:
- 底层:主体色+20%白
- 中间层:主体色+暗部笔触
- 高光:用橡皮擦擦出反光区
三、让蛋仔活过来的小动作
上周画了只会wink的蛋仔,转发量突然爆了。分享几个让静态图变动态的邪门技巧:
- 头发/配饰:画成被风吹起的弧度
- 手脚:关节处加小弹簧线
- 表情:把一边眉毛抬高2mm
最近特别爱画摔倒前的蛋仔——身体后仰15度,手脚张开呈"大"字形,眼睛变成横着的椭圆。参考《蛋仔派对动作图鉴2023》里的物理引擎规律,失重状态下的表情管理特别有戏。
四、不同工具的实战体验
试遍了手头能画画的工具,说点大实话:
工具 | 优势 | 致命伤 |
铅笔 | 容易修改 | 画不出荧光色 |
马克笔 | 显色度高 | 容易渗透纸张 |
最近发现用眼线液笔勾边特别丝滑,就是画错了得用卸妆水擦...还有次用我妹的儿童水彩笔,意外get到那种稚拙的质感。
五、从临摹到原创的过渡
刚开始天天抄官方图,直到有次把章鱼哥和蛋仔杂交...现在我的创作流程是这样的:
- 找张现实生物照片(比如树懒)
- 把特征移植到蛋仔基础形上
- 加上魔性表情
昨天用这个方法画的考拉蛋仔,黑眼圈加重三倍,抱着虚拟桉树叶打瞌睡,发到群里直接被做成了表情包。
咖啡喝完了,阳台外头鸟都开始叫了。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蛋仔的底部弧度在23°时滚动最流畅,这个数据来自官方美术组的访谈。不过我自己画从来没用量角器量过——毕竟歪一点才有人味儿,对吧?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