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翻相册翻到这张蛋仔汤圆白底照 突然想聊聊这玩意儿
凌晨两点半盯着电脑屏幕改方案,顺手点开手机相册划拉两下,突然蹦出来去年元宵节拍的蛋仔派对汤圆白底照片。当时为了发朋友圈特意摆了半小时造型,现在看这像素还真挺能打——1080P放大连糯米粉的颗粒都看得清。
为什么大家都爱用白底拍食物
去年参加烘焙展时和某连锁甜品店的市场总监聊过这事,他说现在门店拍新品都标配亚克力摄影台+环形补光灯。白底这玩意儿吧:
- 比木质背景省事(不用纠结年轮纹理抢镜)
- 比大理石台面便宜(某宝20块能买一平米背景纸)
- 手机自动对焦不会抽风(深色背景总让手机以为在拍夜景)
拍摄背景 | 优点 | 缺点 |
纯白背景纸 | 成本低/易更换 | 反光控制要技巧 |
磨砂亚克力板 | 有倒影效果 | 搬运容易留划痕 |
木质砧板 | 自然生活感 | 清洁麻烦 |
蛋仔汤圆到底特别在哪
去年在杭州某老字号亲眼见过师傅做这个。和普通汤圆比有三个致命差异点:
- 皮要揉进澄粉+糯米粉(比例是商业机密没说)
- 煮的时候得用宽口锅(防止黏连破皮)
- 黑芝麻馅要混猪油渣(这是偷看备料台发现的)
凌晨三点十七分,冰箱里翻出半袋思念大黄米汤圆。突然想起当时拍完照问过摄影师朋友高清食物照的五个魔鬼细节:
食物摄影的隐藏参数
1. 手机记得关AI美化(不然汤圆会被算法P成乒乓球)
2. 白平衡锁定4500K左右(像清晨阳光的色温)
3. 对焦后把曝光补偿拉低0.3档(保留糯米皮的高光细节)
4. 用牙签在汤圆侧面戳个小孔(防止热气把皮撑变形)
5. 撒粉前先喷层水雾(能让糖粉像下雪一样自然)
关于蛋仔派对的冷知识
查《中国节令食品图鉴》发现,这个造型其实是闽南地区"鸡母狗粿"的变种。早年用模具压出小鸡小鸭形状,现在年轻人搞出电竞战队联名款也不奇怪。
窗外开始有环卫车的声音了。最后分享个邪门技巧:如果拍完发现白底发灰,用手机相册自带的曲线工具拉三个点——把中间调往上提,高光往右压,阴影加点蓝。比直接加滤镜自然多了。
汤圆在锅里扑腾的声音越来越响,再煮要破皮了...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