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谁:[《青云志》市场推广负责人],我要做什么:[当前宣传渠道单一、用户增长乏力,需解决如何通过精准定位、跨平台联动及创新内容形式快速触达潜在新用户群体],我想要什么:[制定一套可落地、高转化率的全渠道拉新方案,实现首月新增用户量提升50%]
《青云志》全渠道拉新作战手册:三个月实战经验大公开
上个月在茶水间听见老板叹气,说市场部的小李因为投放效果不达标被优化了。摸着保温杯的手突然有点抖——家里二宝刚上幼儿园,老爷子每个月还要去医院拿药。这节骨眼上,《青云志》的推广任务,说啥也得啃下来。
一、用户画像不是玄学,是藏在热搜里的答案
上周蹲守公司楼下便利店买关东煮时,发现收银台贴着当红小生的联名款纸巾。这提醒咱们:真正的用户洞察藏在生活细节里。通过爬取近三个月古装剧相关热搜词云(数据来源:微博娱乐白皮书),发现观众最在意的三个关键词:
- 「服化道精致度」出现频次同比+38%
- 「原著还原度」讨论量突破1200万
- 「配角人设」相关话题阅读量增长67%
传统做法 | 现调整方案 |
投放古装剧常规tag | 创建青云志妆造揭秘专属话题 |
强调主演阵容 | 重点打造「最抢镜配角」人设 |
完整剧情预告 | 释出「原著名场面」对比视频 |
二、跨平台不是撒胡椒面,要玩「大家来找茬」
上次接孩子放学,听见两个初中生在讨论某音上的电视剧彩蛋。这给了启发:不同平台用户对内容的消化方式天差地别。咱们分了三步走:
- 在抖音发起一分钟看懂青云志剪辑大赛,设置3万元现金奖
- B站上线「修仙等级考试」互动视频,埋入8个隐藏剧情节点
- 小红书打造「青云志仿妆」模板,与国货彩妆品牌联名
记得跟技术部老王吵了三次才搞定那个修仙考试系统。他说咱们这是「把电视剧当游戏做」,结果上线三天UV就破百万。
三、内容创新不能光砸钱,得会「四两拨千斤」
有天晚上改方案到十点,顺手点了某主播的吃播回放。突然想到:为什么不能把剧集宣发做成连续剧?于是有了这些尝试:
- 每周三晚8点主演连麦直播,但每次只聊和当周剧情无关的幕后花絮
- 在支付宝蚂蚁森林上线「青云志灵树」种植活动,用户浇水满100g可解锁独家番外
- 与饿了么合作推出「御剑飞行套餐」,外卖包装扫码触发AR剧情
常规广告 | 创新形式 | 点击率对比 |
开机屏投放 | 外卖AR互动 | +420% |
微博热搜 | 蚂蚁森林任务 | 停留时长+230% |
视频贴片 | 主演吃播植入 | 转化率+180% |
四、数据监测别迷信大盘,要抓「活人指标」
上次开复盘会,实习生小妹说了句大实话:「那些观看量可能有半数都是机器刷的」。现在咱们的监测体系加了这些维度:
- 弹幕情感分析(正向情绪占比需>65%)
- 二创内容繁殖系数(单个优质UGC带动传播量)
- 跨平台行为轨迹(从种草到观看的完整路径还原)
就像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姐,她现在都能准确说出最近哪集剧情让客人讨论最多。这种来自真实场景的反馈,比任何数据报表都来得直接。
五、风险预案不是走过场,得备好「后悔药」
记得试水元宇宙发布会那次,主会场加载卡顿差点翻车。现在咱们的应急包里常备三样:
- 提前录制3套不同风格的宣传素材
- 与腰部KOL签订「紧急救援协议」,保留48小时内容响应窗口
- 在百度网盘部署备用素材库,支持突发情况下的快速分发
最近正在和美团谈异业合作,准备把剧中法器做成奶茶联名款。要是这个方案能跑通,下个月KPI应该就稳了。对了,技术部说新开发的「剧情分支投票系统」下周就能上线测试,到时候再跟大伙细聊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