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影院开业活动对电影放映口碑有何影响?
大伙儿可能发现了,最近两年新开业的影院都爱搞大阵仗。从免费观影券到明星见面会,这些活动到底能不能让观众买账?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事儿。
一、开业活动都玩哪些新花样
上周末刚开张的万达影城朝阳旗舰店整了个好活:前100名观众能领到定制版3D眼镜。这事儿在微博上被转发了1.2万次,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直接破千万。不过最狠的还是CGV星聚汇去年在成都的新店开业,直接把IMAX厅前三天场次票价压到19.9元,结果场场爆满。
- 硬件升级:杜比全景声厅免费体验
- 跨界合作:买电影票送网红奶茶
- 技术尝鲜:开业首周4DX场次半价
影院品牌 | 开业活动 | 上座率 | 豆瓣评分变化 |
UME国际影城(深圳店) | 开业月会员卡五折 | 92% | +0.3分 |
金逸影城(杭州新天地店) | IMAX首映礼 | 88% | +0.1分 |
横店影视(郑州二七店) | 集赞换票 | 76% | -0.2分 |
二、这些花活到底管不管用
去年国庆开业的上海寰映影城搞了个骚操作:买爆米花送限量版电影周边。结果观众在猫眼上的评价出现两极分化,有人夸会玩,更多人吐槽"爆米花卖得比电影票还贵"。
1. 短期热度能冲多高
根据艺恩咨询的数据,开业前三个月的新影院平均能比老店多吸引23%的客流量。不过这个红利期现在越来越短,前年还能维持半年,今年有些新影院三个月后就打回原形。
2. 长期口碑怎么维持
广州的英皇电影城就是个正面例子。他们开业时请专业团队做了20场电影沙龙,现在开业两年了,大众点评上的服务评分还保持在4.9分(满分5分)。反观某些急着回本的影院,开业活动搞得热闹,结果连放映机都没调试好,直接被观众在微博上挂城墙。
三、观众现在到底吃哪套
最近跟几位常看电影的哥们聊天,发现大家最在意的还是这些:
- 特殊厅的观影体验是否达标
- 会员优惠能不能持续
- 周边商品有没有诚意
北京朝阳区的小张跟我说:"上周去新开的影院,座椅倒是带按摩功能,可放映时画面老是卡顿,这不是本末倒置吗?"这话说得实在,现在观众眼睛都毒着呢。
观众期待值 | 实际满足度 | 落差原因 |
视觉体验 | 85% | 设备调试不到位 |
服务态度 | 78% | 新员工培训不足 |
票价优惠 | 62% | 优惠限制条件多 |
四、行业老炮们怎么说
跟几位影院经理聊过之后发现,大家现在都学精了。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区域总监跟我说:"现在搞开业活动得像熬中药,既要猛火快攻,又得文火慢炖。光靠低价票拉人气,最后肯定要栽跟头。"
这话在理。看看人家卢米埃影城的做法,开业时不搞虚的,直接承诺首年保持特殊厅票价比市场价低15%。结果人家现在开业快一年了,工作日晚场都能保持七成上座率。
五、未来可能会怎么玩
听说有影院准备在开业时搞沉浸式剧本杀,把电影场景搬到线下。还有的打算跟视频网站联动,搞"线上看老片,线下送新片票"的活动。这些新玩法到底能不能成,咱们还得且看且观察。
说到底,影院开业活动就像相亲时的第一印象。打扮得再花枝招展,要是内里没真材实料,迟早要露馅。观众现在心里门儿清,口碑这东西,来得慢去得快,可不是几场热闹活动就能糊弄过去的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