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和朋友开黑时,他突然问我:“你说这游戏里有人当指挥,有人专门辅助,我这种又菜又爱玩的到底该干嘛?”这句话让我想起刚入坑时的自己——抱着手机在《王者荣耀》里迷路,在《原神》地图上转圈,连《动物森友会》里种的花都能养死三回。
一、先看清楚你在玩什么游戏
上周帮表弟整理steam库存,发现他80%的游戏时长都花在《文明6》这类策略游戏上,但每次聚会却总跟风玩《永劫无间》。就像让会计专业的人硬要当电竞选手,不别扭才怪。
游戏类型 | 核心价值点 | 适合人群 |
MMORPG(魔兽世界) | 团队协作/角色养成 | 社交达人/数据控 |
MOBA(英雄联盟) | 即时反应/战术配合 | 操作党/策略爱好者 |
沙盒游戏(我的世界) | 创意实现/自由探索 | 建筑师/故事创作者 |
1.1 别被段位绑架了判断
去年参加《Apex英雄》线下赛,遇到个钻石段位的妹子。她开场就说:“我枪法不行,但能记住所有物资刷新点。”结果整场比赛我们靠她报点,硬是苟进了决赛圈。
二、定位不是单选题
参考Richard Bartle的玩家类型理论,咱们在游戏里其实可以身兼数职:
- 早上在《星露谷物语》当成就型玩家,疯狂刷钓鱼等级
- 午休时在《阴阳师》做探索型玩家,研究式神搭配
- 晚上在《Among Us》扮演社交型玩家,靠演技骗过全场
玩家类型 | 行为特征 | 价值产出 |
成就者 | 追求等级/装备/排名 | 带动游戏活跃度 |
探索者 | 挖掘隐藏内容 | 丰富游戏生态 |
社交家 | 组建公会/调节气氛 | 提升用户粘性 |
三、找位置的五个实操技巧
上个月帮公会新人做定位测试,总结出这套方法:
- 记录连续3天的游戏日志
- 标记让你兴奋/烦躁的时刻
- 对比高玩直播与自己的操作录像
- 尝试3种不同风格的角色
- 加入中小型公会实战检验
记得在《最终幻想14》带新人时,有个学生党发现自己当治疗总手忙脚乱,转职龙骑士后反而成了副本输出标兵。
3.1 别忽略冷门赛道
在《EVE Online》这种硬核游戏里,有人专门做星际物流发家,还有人靠调解玩家纠纷成了知名仲裁官。
四、价值实现的三重境界
- 基础层:完成日常任务/活动成就
- 进阶层:创造攻略/组建团队
- 顶层设计:影响游戏生态(如推动版本更新)
认识个《剑网3》玩家,从截图党变成同人画师,现在官方都找他约稿。还有个《炉石传说》玩家通过写卡组解析,被战队招去当数据分析师。
五、常见定位误区要避开
- 盲目模仿主播玩法
- 死磕不适合的角色
- 忽视游戏版本更新
- 低估社交资本价值
就像在《塞尔达传说》里,非要学大佬玩速通,结果连人马老师都打不过。后来改玩建筑,用amiibo卡建了个海拉鲁度假村,反而在论坛火了。
窗外的蝉鸣突然停了,朋友摘下耳机:“你说的对,我干嘛非要玩打野。刚才试了把辅助,居然拿了MVP。”显示器蓝光映着他得意的笑脸,我想起当年在《怪物猎人》里,那个举着盾牌给队友创造输出机会的自己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