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红百人援青活动:高原上绽放的格桑花
八月的青海刚下过一场冰雹,曲麻莱县人民医院门口却排起了长队。牧民扎西抱着高烧的小女儿,在人群里踮着脚张望——他听说今天有北京来的专家团队。这个场景,正是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"百人援青"行动最真实的注脚。
背着药箱进帐篷
2014年的援青行动里,医疗队带着折叠担架和便携式B超机,把三甲医院的诊疗室搬到了海拔4200米的牧区。强巴医生记得特别清楚:"那天在果洛州,有个阿妈胆囊炎急性发作,我们用移动手术车当场做了微创手术。"
- 义诊人次突破2.1万:相当于当地10所县级医院半年的接诊量
- 免费白内障手术397例:让牧民重新看清了牦牛群和孙辈的笑脸
- 捐赠的40辆巡诊车:现在还在各州县转着圈送医送药
项目 | 数据 | 对比常规医疗 | 来源 |
新生儿先心病筛查 | 完成率98% | 高于青海平均63% | 青海省卫健委 |
抗生素使用量 | 下降42% | 同期全国下降9% | 《基层医疗用药报告》 |
转经筒旁的药箱子
在玉树结古镇,每个村卫生室现在都配着藏汉双语的药品说明书。基金会特意把降压药做成小包装,方便骑着摩托的村医往牧区带。最让当地人感动的是,捐赠的10所"健康之家"里永远备着红景天口服液——这是专门防高原反应的。
不只是送药这么简单
记得在黄南州培训村医时,来自北京阜外医院的心血管专家手把手教听诊器使用。现在这些"土医生"已经能处理80%的常见病,像卓玛医生去年就及时发现了一个心梗患者。
- 培养基层医护人员327名
- 建立远程会诊系统覆盖23个乡镇
- 发放《高原保健手册》5.6万册
比牦牛绒更温暖的
那年冬天特别冷,但同仁县的孩子们收到了定制加厚校服。基金会考虑到高原温差,在校服里加了可拆卸的抓绒内胆。有个叫才让的小男孩在作文里写:"新衣服口袋特别大,能装下阿妈做的青稞饼。"
物资类型 | 数量 | 受益人群 | 数据来源 |
御寒衣物 | 8.2万件 | 留守儿童 | 基金会年报 |
太阳能灯 | 1.1万台 | 无电区牧户 | 青海能源局 |
种在心里的格桑花
在海南州民族中学,音乐教室里新添的扎木聂琴还系着哈达。基金会不仅捐乐器,还请来非遗传承人教孩子们弹唱。校长多杰说:"现在课间经常能听见《青海湖》的琴声,比以前的打闹声好听多了。"
草原上的故事还在继续。当韩红团队离开时,玛多县的黄河岸边插满了经幡,那是牧民们自发送行的祝福。或许就像志愿者小张说的:"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药品和物资,更是让这里的人们知道,他们从来都不是孤岛。"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