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蛋仔派对风格类似的图片到底叫啥?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两点半,我第N次刷到朋友发的蛋仔派对截图,突然发现这种圆滚滚、色彩炸裂的风格特别眼熟——这不就是去年爆火的某类图片吗?但死活想不起专业名称,干脆翻文献查资料折腾到天亮,把这事儿彻底搞明白了。

一、先说结论:这类图片有三大流派

咖啡灌到第三杯终于理清楚,类似蛋仔派对的设计风格主要分三种,具体用哪个词得看细节特征:

  • 3D等距像素风(Isometric Pixel Art):带网格感的立体小方块组合
  • 黏土渲染(Clay Render):像橡皮泥捏出来的哑光质感
  • 低多边形(Low Poly):用三角形拼成的棱角感造型

蛋仔派对其实是三者的混合体——角色是黏土渲染的圆润感,场景用了低多边形的棱角,特效又带点像素风的影子。

跟蛋仔派对一样的图片叫什么

1. 3D等距像素风:藏在童年记忆里的密码

记得小时候玩的《我的世界》建筑教程视频吗?那些45度俯视的方块世界,就是典型的等距像素风。去年《Tchia》游戏截图突然在Pinterest疯传,把这种风格带出圈了。

跟蛋仔派对一样的图片叫什么

特征 所有物体都由小立方体组成,像乐高积木
色彩套路 高饱和度+荧光色,但会加灰色调中和
致命弱点 做动态效果时容易眼晕

2. 黏土渲染:让人想伸手捏一把的魔力

跟蛋仔派对一样的图片叫什么

凌晨四点刷到设计师Thomas Kole的访谈恍然大悟——蛋仔角色那种微微反光又带指纹痕迹的质感,根本就是数字黏土啊!这种技术最初是建筑效果图用来展示模型的,现在连ZARA官网的服装展示都用它。

  • 材质关键: subsurface scattering(次表面散射)技术
  • 灯光秘诀: 必须打两盏以上的暖光
  • 避坑指南: 千万别用金属材质,会像塑料玩具

3. 低多边形:手机性能催生的美学革命

2014年《纪念碑谷》爆火时,很多人以为那些棱角是艺术选择。其实真相很现实——当时手机GPU带不动复杂模型。现在发展成用三角形数量控制精致度,比如蛋仔场景里远处的山就比近处的少50%面数。

二、怎么判断自己的图属于哪类?

五点半整理出个傻瓜式判断流程图:

  1. 截图放大到像素级,能看到马赛克?→ 等距像素风
  2. 物体边缘有锯齿状折线?→ 低多边形
  3. 表面像蒙了层磨砂玻璃?→ 黏土渲染
  4. 以上全中?→ 混合风格(蛋仔派对本尊)

突然想起去年帮表妹做PPT,她非要那种"像蛋仔但更写实"的配图,结果发现Adobe Stock搜"claymation style"比搜"3D cartoon"命中率高三倍——这大概就是专业术语的价值吧。

三、为什么这类风格突然霸屏?

窗外鸟都开始叫了,才想明白背后的传播逻辑:

硬件因素 中端手机能流畅运行这类轻量3D
心理需求 后疫情时代对治愈感造型的渴望
创作门槛 Blender等软件有现成材质包

翻到《数字媒体设计趋势报告》里有个数据:2023年使用黏土渲染的电商广告点击率高22%,但转化率反而低——可能大家都光顾着欣赏忘记下单了?

天快亮了,文档里还躺着十几个没整理的案例。不过最意外的发现是,蛋仔派对的美术总监居然和《糖豆人》团队共用过同一个外包公司,难怪两种角色都有那种让人想捏的冲动...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