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市场门口的普法课:让法治成为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菜市场门口的普法课:让法治成为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

老张蹲在社区宣传栏前,眯着眼睛读着新贴的《民法典漫画图解》,手里还拎着刚买的青菜。"这可比去年那个法律讲座有意思多了",他指着漫画里的小人儿跟邻居说笑。这种发生在街头巷尾的法治场景,正悄然改变着人们对政府的印象。

一、当法律走出文件柜

上个月朝阳区司法局在农贸市场举办的"秤砣上的公平"主题活动,用电子秤演示缺斤短两的法律后果,现场发放的《消费者权益口袋书》三天内被领取一空。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普法方式,让冷冰冰的法条变成了热腾腾的生活指南。

1. 接地气的普法创新

  • 情景剧普法:某街道自编自演的《物业纠纷那些事》,每年巡演超50场
  • 移动法律驿站:配备专业律师的普法大巴,年均服务群众1.2万人次
  • 智能普法终端:覆盖全市社区的500台触屏机,月均查询量突破3万次
传统普法方式 新型普法手段 群众参与度
宣传单发放 微信法律答题 提升400%
会议式讲座 短视频普法 传播量增长20倍

二、透明执法带来的信任升级

还记得去年冬天交警直播查酒驾吗?超过80万网友在线围观执法过程,弹幕里飘过的"原来执法这么规范"成为当晚最热评论。这种"阳光执法"的新模式,正在重塑执法者形象。

2. 执法记录仪里的温度

  • 市场监管部门推行"说理式执法",年均书面说明超5万份
  • 生态环境局建立执法回访机制,满意率连续三年超95%
  • 城管系统推广"首违不罚"制度,累计教育引导商户3.7万家

三、百姓身边的法治获得感

菜市场门口的普法课:让法治成为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

社区法律顾问小王最近多了个外号叫"周六律师",因为他总在周末帮居民看合同纠纷。这种零距离服务网络,让每个街道都生长出自己的法治毛细血管。

服务类型 覆盖率 典型成效
社区法律诊所 92% 年均调解纠纷1.8万件
线上法律咨询 100% 24小时响应率98.5%

傍晚的社区广场上,法治灯谜会又开张了。张大妈举着"行政复议"的谜面,跟老伙伴们争论得不亦乐乎。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法治活动,就像春雨润物般滋养着政府与百姓的信任之树。

菜市场门口的普法课:让法治成为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