甜品店定价策略:如何让顾客觉得值,自己赚得爽
一、定价这事儿有多重要?
上个月街角新开的杨枝甘露店突然挂出转让告示,明明装修得挺小清新。后来听老板娘说,定价时没算清楚水电煤,25元/杯的价格把学生党都吓跑了。咱们开店可不是搞慈善,定价就像炒菜放盐——多了齁嗓子,少了没滋味。
1.1 利润和生存的命根子
- 原料成本占35%-45%(中国烘焙行业协会2023年数据)
- 人工开支每月至少8000元(二线城市标准)
- 水电煤旺季每月2000+
1.2 品牌定位的身份证
你看Lady M的千层蛋糕敢卖68元/片,大学城奶茶店第二杯半价还得贴海报。价格签往那儿一贴,顾客自动给你分类到「网红打卡」还是「日常解馋」。
二、定价四梁八柱
上次给表姐的泡芙店算账,发现她家奶油用量比同行多20%,但定价反而低5块。这种用爱发电模式撑了半年就歇菜,咱们可得学聪明点。
成本类型 | 占比区间 | 省钱妙招 |
原材料 | 35%-45% | 淡季囤货 |
人工 | 20%-30% | 错峰排班 |
租金 | 15%-25% | 共享厨房 |
2.1 竞争摸底要到位
我家楼下三家甜品店上演「三国杀」:鲜芋仙用会员日引流,满记甜品推季节限定,新来的广式糖水铺直接挂出「第二份半价」。建议拿着小本本去抄作业:
- 工作日下午蹲点计数
- 外送平台看爆款单品
- 试吃竞争对手新品
三、四大定价绝活
认识个95后妹子在夜市卖麻薯,把3元/个改成10元3个,当月多赚了台iPhone钱。这里面门道可多了:
3.1 成本加成法
抹茶千层成本构成:
- 进口抹茶粉8元
- 动物奶油6元
- 包装2元
- 人工3元
按50%毛利率算:(8+6+2+3)×2=38元
3.2 价值定价法
网红店的套路三件套:
- 大理石托盘+干花装饰
- 现做过程可视化
- 限量发售饥饿营销
店铺类型 | 定价策略 | 毛利率 |
社区店 | 成本导向 | 40%-50% |
商场店 | 心理定价 | 60%-70% |
四、实战案例对对碰
朋友在写字楼开的轻食甜品店,把28元的酸奶碗拆成基础版18元+6种配料自选,白领们加料加到停不下来,客单价反而涨到25元。
4.1 动态定价妙用
- 上午10点前咖啡配蛋糕套餐打8折
- 雨天推「暖心套餐」满减
- 会员日设置专属价
五、新手容易踩的坑
见过最惨的案例:店主跟着网红配方用顶级食材,结果定价比隔壁贵三倍。后来改成基础款+升级款组合,用普通原料做引流款,这才起死回生。
- 忌:盲目跟风定高价
- 忌:频繁调价伤客
- 宜:保留2-3款特价产品
窗外飘来刚出炉的黄油香,收银机发出清脆的叮咚声。定价就像谈恋爱,得让人感觉超值又惦记。你的甜品店故事,该写下怎样的价格篇章呢?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