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室墙壁上搞了个蛋仔派对,结果意外成了小区网红打卡点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5

上周三下午,我蹲在画室给调色盘挤颜料的时候,突然听见背后"咔嚓"一声——转头就看见隔壁文具店老板娘举着手机在偷拍。她讪笑着解释:"我家丫头非让我拍这个墙,说要在小红书发..."

这事儿得从三个月前说起。当时画室刚刷完大白墙,我看着空荡荡的墙面,突然想起学生时代在教材上画火柴人的日子。正好那阵子总听见学生讨论"蛋仔派对",就琢磨着要不把整面墙变成游戏场景。

一、准备工作比想象中麻烦十倍

画室墙壁绘画蛋仔派对

原以为就是拿着丙烯颜料往上怼,真动手才发现要准备的东西能列个清单:

  • 墙面处理剂:老房子墙面有细微裂纹,得先涂加固剂
  • 三套不同型号的勾线笔:从5mm到0.5mm的准备了十几支
  • 色卡本:游戏里那些马卡龙色系,调起来特别费劲
  • 投影仪:用来打底稿,徒手画绝对会歪到姥姥家

最要命的是颜色还原。游戏里那个标志性的粉蓝色,我调了整整两天。后来发现要先用钛白打底,再薄涂群青+品红,最后拿小号扇形笔扫出渐变效果。

1. 打底稿的翻车现场

用投影仪投图案那天特别戏剧化。刚开始画面总是变形,后来发现是投影仪没摆正。调整的时候不小心碰到开关,整个蛋仔岛地图突然倒着投在天花板上,活像抽象艺术展。

问题 解决方案 耗时
投影畸变 用激光水平仪校准 2小时
墙面反光 关掉所有顶灯改用台灯 45分钟
手抖描线 改用油性彩铅打底 全程都在抖

二、上色阶段像在玩真人版填色游戏

真正开始涂色已经是两周后。早上六点趁着没人,我端着颜料盘站在脚手架上的样子,活像工地刷墙的师傅。有几个特别深刻的记忆点:

  • 画到第三天才发现,游戏里云朵的阴影是偏紫的,不是常规的灰色
  • 蛋仔们Q弹的质感要用"点彩法",拿硬毛画笔戳出颗粒感
  • 最上方的热气球图案,得踩着人字梯悬空画,画完腿抖得像筛糠

有个经常来画室的中学生,看我画到一半突然说:"老师你少画了翻滚按钮!"结果真的漏了游戏界面右下角的关键图标。这小孩后来成了我的"监工",每天放学都来检查进度。

2. 意想不到的立体效果

某天突发奇想,把游戏里弹簧床的图案做成轻微凸起。用石膏粉调乳胶,拿冰淇淋勺抹出形状,干透后再上色。现在每个来画室的人都会忍不住摸两下,弹簧床区域已经有点包浆了...

最费眼睛的是画那些小道具。比如:

  • 缩小药水得画出玻璃折射效果
  • 传送门要做出漩涡般的渐变
  • 咸鱼道具的鱼鳞得一层层叠色

有天画到凌晨三点,突然发现自己在给虚拟的"弹簧绳"画高光,那一刻深刻理解了什么叫"走火入魔"。

三、完工后比开画展还热闹

最后收尾阶段,我在墙脚加了排游戏同款的小草丛。用的是立体颜料,干透后真的能摸到凹凸的叶脉纹路。撕美纹纸的时候,连着墙皮扯下来好几块,又得偷偷补腻子。

现在这面墙成了神奇的存在:

  • 小学生组团来摆pose拍照
  • 隔壁舞蹈室学员对着墙自拍
  • 送外卖的小哥等餐时也要拍两张

最搞笑的是上周,有个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课程,五岁的小男孩一进门就冲向墙壁,结结实实撞在画着的"传送门"上——他真以为能穿过去。后来我在那个区域贴了张便签纸:"此门不通,想穿越需报名绘画班"。

凌晨一点二十三分的现在,画室暖气片发出轻微的咔嗒声。刚改完最后一幅学生作业,转头看见月光照在墙面的蛋仔图案上,那些圆滚滚的小家伙好像在发光。突然觉得,或许艺术最棒的部分,就是能让虚拟的快乐变成摸得着的存在吧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