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歌的书法日常:从屏幕到宣纸的艺术人生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那些藏在墨香里的生活碎片

胡歌的日常活动:他的书法艺术如何

在横店拍戏的间隙,你会看到胡歌的房车里总摆着青玉镇纸和歙砚。道具组的工作人员说,他常趁着布光时间在剧本背面练字,有次把导演的分镜脚本都写满了小楷。

笔墨纸砚里的晨昏

  • 清晨六点雷打不动的《灵飞经》临摹
  • 随身携带的定制紫毫笔(笔杆刻着"戏如人生")
  • 拍《琅琊榜》时用掉的27刀宣纸
时期 代表作品 书体特征
2015-2017 《梅长苏手札》(私人收藏) 瘦金体融合行楷
2019至今 抗疫书法义拍作品 汉隶笔意明显

从表演到书写的角色转换

上海戏剧学院的李教授还记得,2003年那个总蹭书法选修课的表演系男生。有次胡歌交的《兰亭序》临作让专业生都惊叹,墨色浓淡竟还原了冯承素摹本的神韵。

那些被镜头忽略的细节

  • 《猎场》办公室背景墙的隶书条幅是他真迹
  • 金鹰奖颁奖典礼签名用的鼠须笔
  • 微博晒出的砚台藏着吴昌硕款识

墨池边的朋友圈

收藏家马未都曾调侃,胡歌送他的六十大寿贺礼——八尺篆书《逍遥游》,比某些专业书家的润格都值钱。而在敦煌拍戏期间,他跟着壁画修复师学写经体,把当地非遗传承人都惊动了。

胡歌的日常活动:他的书法艺术如何

艺术领域 合作对象 成果
篆刻 西泠印社理事 「逍遥」朱文印
装裱 苏州汲古阁 手卷《云水禅心》

书房里的秘密武器

  • 定制黄花梨臂搁刻着王羲之《笔势论》
  • 收藏的明清墨锭能开小型展览
  • 手机里存着2000多张碑帖扫描件

戏服与汉服的笔墨交响

拍《繁花》时,胡歌特意请来上海书法家协会的周老师指导执笔姿势。有场写信镜头,他坚持用民国老墨研磨,因为"松烟墨在宣纸上的洇染效果,后期做旧不出来"。

窗外的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未干的宣纸上,监视器前的王家卫突然喊卡——他说演员手腕转锋的韵律感,比设计好的镜头运动更动人。这或许就是胡歌的书法哲学:在提按顿挫间,藏着比剧本更深刻的人生对白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