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卫泽活动集:如何用宣传推广策略点燃城市活力
南京新街口的梧桐树下,总能看到举着手机直播的年轻人。这种自发的传播现象,与当年杨卫泽主导的"梧桐树计划"城市营销活动不谋而合。在操盘城市品牌建设时,他团队采用的三大宣传策略至今仍被学界引用。
一、让城市故事长出翅膀的传播秘诀
2013年青奥会筹备期间,宣传组在夫子庙设置"笑脸采集点",这个看似简单的互动装置,三个月内收集到17万张市民笑脸照片。负责现场的老张说:"那些天我的微信步数天天霸榜,市民们排队时都在发朋友圈。"
- 地标活化:把明城墙变成露天美术馆
- 事件营销:秦淮河龙舟赛结合直播带货
- 文化渗透:方言版的文明宣传手册
策略类型 | 覆盖人群 | 互动转化率 | 数据来源 |
---|---|---|---|
线下快闪 | 18-35岁 | 62% | 《城市形象传播蓝皮书》 |
政务直播 | 全年龄段 | 38% | 南京大学传播研究所 |
社区剧场 | 中老年 | 91% | 鼓楼区文化馆年报 |
二、那些年刷屏朋友圈的爆款案例
记得2014年暴雨季,防汛指挥部推出的"积水点表情包大赛"吗?网友创作的"玄武湖锦鲤游大街"系列漫画,三天转发量突破50万次。这种将政务信息娱乐化的做法,后来被写进《应急管理宣传手册》。
三、藏在市井里的传播智慧
老门东的糕团店王老板聊起往事:"那年创卫检查,他们没发传单,而是做了批可降解包装袋。客人拎着印有标语的袋子满街走,比城管喇叭管用多了。"这种"隐形宣传"策略,在《社区动员技巧》专著中有专门章节分析。
四、从茶摊到云端的多维触达
- 社区茶话会收集的327条建议
- 政务抖音号"宁小新"的走红之路
- 地铁闸机口的AR党史问答
河西新城的李阿姨说:"现在去市民服务中心办事,工作人员会教你怎么在手机上查进度。上次我孙子还帮我领了电子纪念章。"这种服务即宣传的理念,正在被更多城市效仿。
雨花台的梧桐叶又开始飘落,咖啡店的年轻人还在讨论最新城市宣传片。那些融入日常的传播策略,就像秦淮河的灯火,继续温暖着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