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冬至节活动艺术表演:一场传统与艺术的冬日盛宴
每年冬至,苏州老城区的青石板路上总会飘起糖粥和桂花酒酿的香气,而更让人挪不开眼的,是街头巷尾热热闹闹的艺术表演。这些节目可不是随便凑数的,光是去年冬至,平江路历史街区就涌进了3万多游客,就为了看那几场拿过省级非遗认证的演出。
一、老戏台上来点新花样
要说冬至必看的头牌,还得数昆曲《牡丹亭》的冬至特别版。去年拙政园里搭的临水戏台,演员们穿着用吴罗新裁的戏服,水袖甩出去都能带起腊梅香。更绝的是中场那段《游园惊梦》,杜丽娘念白时,园子东边的真腊梅正开得热闹,这可不是巧合——剧团跟园林管理处掐着花期排的戏码。
1. 年轻人也疯迷的评弹新编
别以为评弹只是老人家专利,山塘街玉涵堂书场去年冬至搞的《冬至美食谱》评话,愣是把蟹粉小笼的十八个褶儿唱出了RAP节奏。90后评弹演员周晓菲抱着三弦往台上一坐,开口就是"冬至夜长要吃九荤十三素",台下举着手机录像的年轻人比大爷大妈还多。
- 经典场次:下午3点《白蛇传·断桥》、晚7点《玉蜻蜓·庵堂认母》
- 隐藏彩蛋:观前街光裕书场每年冬至加演午夜场,能听到难得一见的《三笑·追舟》
二、手作市集藏着真功夫
双塔市集后头那个苏绣体验区,去年冬至当天卖出200多套绣绷。最抢眼的是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带来的《冬至消寒图》,81瓣梅花用上12种渐变丝线,市集负责人说这是按故宫藏品复刻的,用的还是明代劈丝技法。好些外地游客看着老师傅手里比头发丝还细的绣线,当场就要报名学艺。
表演类型 | 推荐场地 | 观赏时段 | 互动项目 |
桃花坞木刻 | 平江路联萼坊 | 上午10-12点 | 体验印制冬至贺卡 |
缂丝技艺 | 苏州丝绸博物馆 | 下午2-4点 | 观摩龙袍料织造 |
三、街巷里的流动风景
冬至当天要是碰上下雨也别慌,撑把油纸伞往网师园方向溜达,准能撞见撑着纸伞的"冬至娘子"巡游队。这些姑娘们身上穿的可不是影楼装,正经是苏州剧装戏具合作公司的定制款,去年光钉在裙摆上的小珍珠就用了八千多颗。她们边走边唱《冬至数九歌》,手里提的宫灯还能变出梅花投影,科技感混着古早味,看得人挪不开眼。
小贴士:- 巡游路线每年会微调,建议提前在"苏州艺术志"公众号查好实时路线
- 想跟演员合影要赶早,下午四点后她们要换装准备夜场表演
夜场重头戏:冬至灯谜舞
天还没擦黑,盘门景区城墙根就亮起百来盏走马灯。这可不是普通灯笼,每个灯罩上都印着冬至专属谜面,猜中了能换碗热乎的冬酿酒。去年最绝的是组字谜:"三人同日去观花",谜底正是"冬至"的"冬"字,这灯谜还是苏州灯谜协会主席亲自拟的,文化人玩起来真不带含糊的。
要是逛累了,不妨拐进钮家巷的苏州昆剧院小剧场。这里冬至夜特供的《幽闺记·踏伞》折子戏,演员谢幕时会端着热腾腾的冬至团子分给观众。记得要坐前排右手边,去年有个眼尖的观众在演员水袖里发现藏着的梅花笺,上面写着来年演出季的隐藏节目单呢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