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店活动的真正意图:是给实体店引流还是抢生意?
周末逛商场时,我听见两个年轻妈妈在母婴店门口聊天:"你看这品牌APP推送的满减券,线上能用线下也能用,到底该去哪边买?"她们的对话让我突然意识到,现在很多商家都在玩线上线下联动的把戏。就拿上周我家附近那个大型超市来说吧,他们在抖音直播卖生鲜套餐,结果第二天早上七点,大爷大妈们就排着队去实体店核销了。
一、藏在优惠券里的猫腻
上周三早上,我在星巴克买咖啡时注意到个有趣现象。收银台前五位顾客中,有三位都掏出手机展示电子优惠券——这个数据是收银员小张亲口告诉我的。他们最新推出的「线上领券线下消费享双倍积分」活动,让不少原本习惯手机点单的上班族重新走进了实体店。
- 优衣库:线上下单门店自提送定制帆布袋
- 屈臣氏:APP签到7天送实体店面膜试用装
- 盒马鲜生:直播抢购商品必须到店自提
1.1 品牌们的「小心机」
我邻居王姐最近迷上了在绫致集团(Only、Vero Moda等品牌母公司)的小程序玩穿搭游戏。她告诉我,只要完成虚拟换装挑战,就能去实体店领取真丝方巾。上周陪她去领赠品时,我发现店里特意把兑换处设在最新秋装陈列区旁边,结果王姐没忍住又买了条连衣裙。
品牌 | 线上活动 | 线下转化手段 | 数据来源 |
优衣库 | 线上下单满300减50 | 限定款仅限门店试穿 | 2023新零售白皮书 |
星巴克 | APP专享买一赠一 | 必须到店扫码核销 | 公司财报电话会议 |
孩子王 | 直播秒杀纸尿裤 | 需现场注册会员领取 |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 |
二、看得见摸得着的诱惑
上个月我去苏宁易购买空调的经历特别有意思。导购员听说我在京东比过价后,当场掏出平板说:"您看这款线上卖3999,现在扫码登录我们企业微信,门店直接给您3799。"后来安装师傅闲聊时说,他们现在每装五台空调,就有三台是顾客在线比价后到店砍价买的。
2.1 五感营销的胜利
朋友小李是典型网购达人,最近却被宜家的线上活动带进了实体店。他们在官网搞了个「虚拟样板间设计大赛」,获奖作品能获得真实家具套装。当小李去展厅领奖时,现场特意还原了她的设计方案,结果她又多买了三件搭配饰品。
记得去年双十一,银泰百货搞了个「线上下单门店寻宝」活动。消费者根据APP提示到指定柜台扫码,能解锁隐藏折扣。那天我看到好多年轻人像玩真人RPG游戏似的在各个专柜间跑来跑去,连带着餐饮层的奶茶店都排起长队。
三、数据背后的真相
有次在商场里听到两个店长闲聊:"现在纯做线上的都是冤大头,引流到店才能赚二次消费的钱。"这话虽然直白,但据尼尔森的调查报告显示,成功引流到店的顾客中有68%会产生额外消费。就像上周我在丝芙兰用APP积分兑换小样时,没忍住试用了新上市的香水,最后买了正装。
最近注意到万达广场的营销策略很有意思。他们在美团发50元观影代金券,但必须购买卖品套餐才能使用。上周六晚上,电影开场前一小时,我看到至少有二十多个年轻人在卖品区排队——他们原本可能只是想来薅个看电影的羊毛。
春熙路的苹果直营店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顾客拿着官网预约单来取货,却被正在进行的摄影讲座吸引。店员告诉我,这些线下活动带来的配件销售额,比普通顾客高出40%。就像我表弟原本只是去取新手机,结果买了Apple Watch说要配合健身课程使用。
超市的鲜活水产区总挂着醒目的二维码,扫码就能看大厨烹饪教学视频。上周看到有位大叔在鱼缸前举着手机看了十分钟,最后买了条东星斑说要回家复刻视频里的做法。生鲜主管说自从上线这个功能后,高档水产销量涨了三成。
现在经过商圈时,总能看到店铺玻璃窗上贴着「抖音同款到店体验」的标语。上周路过娇兰佳人,他们正在演示小红书爆款化妆教程,现场挤满了跟着学画的姑娘。店员说这些体验者离店时平均会带走2.6件商品,远超普通顾客的0.8件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