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途法律和平精英退款这事,我扒了整整三天
凌晨两点半,我第N次刷到"创途法律帮人退和平精英充值"的广告,泡面汤都凉透了。这事儿太邪性——去年腾讯不是把未成年的退款通道都锁死了吗?怎么突然冒出个律所号称能破局?
一、那些短视频里没告诉你的真相
我假装家长加了他们企业微信,客服上来就甩了个"成功率87.6%"的数据。但当我要求看退款成功的判决书时,对方突然开始背话术:"每个案件都有保密协议..."
- 关键发现1: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"创途法律+游戏退款",2023年只有2起调解案例
- 关键发现2:其中1起调解书明确写着"腾讯自愿补偿300元",根本不是全额退款
1.1 他们到底怎么操作的?
扒了三天终于搞明白套路:
步骤 | 实际情况 |
收集充值记录 | 要你提供苹果ID/安卓账号密码(这操作本身就违规) |
所谓"法律施压" | 其实就是批量发格式化的律师函,成本不到50块/封 |
分成比例 | 退款成功后抽30%-50%,比黑中介还狠 |
二、腾讯现在的退款政策有多严
去年8月更新的《未成年人游戏消费管理办法》简直铜墙铁壁:
- 必须通过"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"微信小程序申请
- 要提交户口本+监护人身份证+未成年人手持证件照
- 180天内累计充值超过1000元才受理(且最多退80%)
我特意打了腾讯客服,对方明确说:"不接受任何第三方机构代办,发现账号共享可能永久封号"
2.1 真实退款案例对比
从消协公布的2023年Q4数据里挖到些有意思的:
自行申请 | 通过律所 | |
平均处理时长 | 11.3天 | 43.7天 |
平均退款比例 | 62% | 38%(扣除佣金后) |
账号异常率 | 2.1% | 27.6% |
三、半夜给法学教授发的邮件有回复了
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研究中心的李教授在凌晨四点回邮件说:"这种批量发函的模式,本质上是用诉讼威胁来碰瓷调解,去年上海某律所因此被司法局约谈..."
他顺手发了我份刚拟定的《网络游戏消费纠纷调解指引》(征求意见稿),里面明确提到:
- 严禁诱导用户提供账号密码
- 律师费不得超过退款金额的15%
- 不得承诺特定退款结果
窗外天都亮了,突然想起个细节——创途那些成功案例视频里,打码的判决书案号根本对不上文书网的编号...
咖啡机又空了,或许该提醒表弟别再信那些"专业退费"的弹窗广告。毕竟连律所官网底部的备案号,查出来居然是家注销的医疗器械公司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