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秦会活动参与心得:一次让我重新认识行业的机会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上周五挤地铁去国际会展中心的路上,我还在担心会不会迟到。作为广告公司的新晋策划,老板临时派我顶替生病的同事参加苏秦会年度峰会,手机备忘录里记满了"要加10个行业大佬微信"的任务指标。没想到三天活动下来,收获远超预期——不仅微信列表多了27位业内人士,更在圆桌讨论时被某4A公司创意总监当场约了咖啡。

一、活动初印象:超出预期的三大亮点

早上9点签到就让我惊到了,签到处摆着智能手环签到机,工作人员扫脸3秒就完成认证。对比去年参加的市场营销大会还在用纸质签到表,这效率实在感人。

1. 主题分享藏着真金白银

上午主论坛的"元宇宙营销的冷思考"专题让我记了整整5页笔记。蓝色光标数字营销负责人分享的实操案例中,有个细节特别戳人:他们在虚拟时装项目中,专门为视障用户开发了触感反馈系统。这种细节处的温度,比那些空谈概念的演讲实在多了。

2. 茶歇区变身资源交易所

原以为茶歇就是吃点心,结果发现大家都在快速交换名片。我端着拿铁刚转身,就被某直播基地的商务经理搭话,他们正在找我们公司的3D建模服务。要不是亲眼看到他们展示的实时数据大屏,真不敢相信现在直播间的虚拟场景能精细到头发飘动效果。

3. 圆桌讨论比主论坛更精彩

第二天下午的中小公司突围战圆桌彻底打破我的认知。某新锐公关公司CEO自曝他们用AI工具替代了40%的日常文案工作,但创意产出反而提升20%。这让我想起公司还在为是否购买ChatGPT账号开会扯皮,差距实在明显。

二、对比表格:苏秦会VS普通行业会议

苏秦会活动参与心得

对比维度 苏秦会年度峰会 普通行业会议
嘉宾质量(数据来源:中国公关协会2023年度报告) TOP100企业高管占比68% 平均23%
互动环节时长占比 42%(含自由约谈时段) 通常低于15%
资源对接成功率 会后1周内达成合作意向率37% 平均不足10%

三、给新人的实用生存指南

作为首次参加的小白,我总结了几条保命经验:

  • 提前研究参会名单,标记3类人:目标客户、潜在合作伙伴、行业KOL
  • 准备两种名片:常规版+带个人作品二维码的特别版
  • 在议题讨论环节提问时,巧妙植入自己业务优势

意外收获:那些茶歇桌上的商机

苏秦会活动参与心得

第二天中午,我帮某品牌总监捡起掉落的议程表,顺势聊起他们正在头疼的线下快闪店引流问题。正好我们公司刚做完美术馆的数字互动项目,当场展示了手机里的案例视频。现在回想,要是按同事教的标准话术开场,估计根本接不上话。

四、改变工作方式的三点启发

回公司后我立刻做了三件事:

  1. 把收集到的27个创新案例做成内部分享PPT
  2. 申请开通公司的视频号,开始沉淀数字资产
  3. 用活动中学到的SWOT升级法重构客户提案

地铁到站时,手机弹出消息——那位圆桌会议认识的创意总监发来他们新项目的需求文档。看着站台上滚动的广告屏,突然觉得这个行业既残酷又有趣。或许下次参会时,我也可以带着自己的案例去分享,而不是只当个做笔记的小透明。

苏秦会活动参与心得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