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们在聊"继承王者荣耀太子位"时 到底在说什么
凌晨三点半,我第17次把手机摔在枕头上——这局又输了。看着结算界面那个刺眼的"败方MVP",突然想起前两天在贴吧看到的梗:"这赛季谁能继承王者荣耀太子位?"当时觉得好笑,现在盯着自己62%的胜率,突然笑不出来了。
什么是"太子位"?
最早这个说法出现在2020年世冠赛期间,当时TS让三追四的奇迹夺冠后,暖阳的镜被玩家戏称为"版本太子"。后来慢慢演变成指代那些:
- 机制超模到离谱的英雄
- 策划明显偏心的加强
- 怎么削都还是T0的怪物
比如S28赛季的宫本武藏,重做后连续13天ban率超85%,玩家都说这哪是宫本,根本是"策划亲儿子"。
历代太子图鉴
赛季 | 英雄 | 离谱程度 |
S21 | 夏洛特 | 免伤叠满比坦克还肉 |
S23 | 澜 | 无限二技能回血 |
S26 | 暃 | 上墙无视地形 |
记得有次我用满血张飞被残血澜越塔,他二技能转完血条反而更长了,气得我当场摔了耳机——结果楼下邻居上来敲门说天花板灯罩震裂了。
当前赛季的候选人
根据王者营地最新数据,这几个英雄正在争夺"太子位":
- 赵怀真:二技能反弹飞行物,大招还能吸伤害
- 海月:幻境里1v1根本无解
- 姬小满:连招组合多达12种
昨晚我遇到个省级赵怀真,他残血反杀我们三个满血,最后还顶着塔伤扬长而去。队内语音瞬间炸了,射手兄弟带着哭腔说:"这玩意儿不削能玩?"
为什么总有太子英雄?
和做游戏的朋友聊过这事,他叼着烟说漏嘴:"新英雄不强谁买啊?"后来官方发公告解释平衡性调整逻辑,但玩家发现个规律:
- 新英雄/皮肤上线前必加强
- KPL热门英雄会微调
- 老英雄重做必超模
最典型的是去年戈娅刚出时胜率38%,出了传说皮肤后突然变成线霸。我那会儿刚买皮肤,第二天就被削得妈都不认识,气得在训练营用她打了半小时木桩泄愤。
策划的平衡困境
看过游戏设计心理学才明白,完全平衡的MOBA根本不存在。每个版本总要有人当"版本答案",就像上学时老师总偏爱几个学生。区别是游戏里这种偏爱会直接让你在钻石局被暴打。
上次更新公告说"降低赵怀真二技能0.25秒控制时间",评论区最高赞是:"建议改成控制期间给对手点奶茶"。
普通玩家生存指南
经过连续七天被各种太子吊打,我总结出这些保星技巧:
- Ban位优先给新英雄(别信什么"放出来我carry")
- 对面先手拿太子英雄,你就选张良或东皇
- 经济落后时避开河道蟹争夺战
有次我玩东皇专门盯着对面国服姬小满吸,虽然最后评分5.2,但看到他公屏打字"东皇我***",比拿五杀还爽。
现在听到"全军出击"的语音都会条件反射看对面阵容。要是发现三个版本之子,直接默念"这局重在参与"。毕竟电子竞技菜是原罪,但遇到太子英雄——那真不是我的问题。
窗外天都快亮了,手机弹出系统提示:"您今日游戏时长已达6小时"。突然觉得比起研究谁当太子,不如想想明天怎么跟老板解释黑眼圈。反正游戏嘛,下个版本总会有人跌落神坛,就像我上个赛季的省标吕布,现在拿出来跟超级兵似的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