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饮业季节性菜单调整:应对季节变化的策略
餐饮业季节性菜单调整:像换衣服一样换菜单
夏日的蝉鸣声中,老王正蹲在后厨门口择空心菜。他经营的湘菜馆最近生意冷清,直到把冬季热卖的砂锅羊肉换成凉拌苦瓜,营业额才像温度计似的往上窜。「这季节不对,菜也不对胃口啊。」他总算明白了街坊们为什么路过都不进门。
为什么你的菜单需要跟着节气走
菜市场里最新鲜的芦笋三月底刚上市那会儿,每斤要价28元,等到五月中旬大批量上市,价格直接腰斩。这差价要是反应在菜单定价上,懂得时令变化的餐馆能比同行多赚15%利润。
时令食材 | 上市初期价格 | 旺季价格 | 成本差 |
---|---|---|---|
春笋 | 32元/斤 | 18元/斤 | 44% |
梭子蟹 | 85元/斤 | 55元/斤 | 35% |
草莓 | 40元/盒 | 22元/盒 | 45% |
客人的舌头比天气预报准
去年七月持续高温,某连锁火锅店在华南地区推出「冰镇毛肚三吃」,用碎冰铺底的木船盛着刺身级毛肚,搭配薄荷酱、山葵酱、泰式酸辣酱三种蘸料,当月单品销量暴涨300%。区域经理小李说:「空调房里吃冰镇火锅,就像大热天喝冰可乐那么对味。」
四个让菜单焕新的妙招
- 二八定律灵活用:保留20%全年畅销款,剩下80%跟着季节走
- 隐藏款食材:把过季食材做成限量小菜或员工餐,既清库存又赚口碑
- 时令食材提前30天试菜,给老客发试吃券换真实反馈
- 菜单排版学杂志:春季用嫩绿色打底,冬季换成暖橘色
海鲜大排档的冬日逆袭
厦门八市的海鲜大排档「阿杰食堂」,冬季把生蚝刺身改成金汤焗生蚝,用南瓜茸打底,撒上现磨芝士,配上小酒精炉保温。这道改良菜让淡季营业额反超夏季12%,老板娘阿芬笑称:「现在冬天来吃蚝的客人,比夏天还多带件外套坐在海边吹风。」
供应链要像乐高积木
做云南菜的老周有个绝活:他的松茸供应商同时供应干菌和鲜菌。雨季主打鲜松茸刺身,旱季就卖松茸鸡汤锅,同一批货能变出四季花样。去年他和六个供应商签了弹性供货协议,时令食材采购成本降了18%。
食材类型 | 固定供应商 | 浮动供应商 | 成本优化空间 |
---|---|---|---|
叶菜类 | 30% | 70% | 25%-40% |
水产类 | 50% | 50% | 15%-30% |
菌菇类 | 20% | 80% | 35%-50% |
菜单瘦身术
杭州某网红餐厅每月15号举办「断舍离品鉴会」,邀请美食博主来试吃拟淘汰的菜品。主厨阿亮发现:「客人投票要删的菜,后厨备料损耗率平均有22%,早就该踢出菜单了。」
让老客帮你当研发
「客来湘」的会员系统有个有趣设定:消费满500元的客人会自动获得「时令尝鲜官」身份。上季度他们通过这个渠道收集到137条菜品建议,最终采纳的8道新菜贡献了当月35%的营业额。
- 春季新菜投票前三名:香椿拌豆腐、腌笃鲜、荠菜馄饨
- 夏季爆款前奏:冰镇话梅小番茄以93%好评率提前锁定菜单
- 秋冬季黑马:改良版茶油炒鸡,辣度降低后销量翻倍
后厨的排气扇呼呼转着,老王把新印的夏季菜单铺在案板上,最显眼的位置印着「冰镇紫苏杨梅饮」。玻璃罐里泡着的杨梅正慢慢渗出胭脂红的汁水,明天开始,这道饮品就要代替热桂圆茶出现在每张餐桌上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