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雀羚营销活动案例探讨:如何用事件营销让品牌住进消费者心里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4

清晨路过小区快递站,听见两位阿姨在货架前聊天:"哎你看这个百雀羚又在搞活动,包装真喜庆""可不是嘛,上次我闺女给我买的那个礼盒..."这种自然流露的消费者对话,正是品牌梦寐以求的记忆锚点。咱们今天就剥开现象看本质,聊聊这个93岁"老字号"如何在新时代玩转事件营销。

一、把营销做成"集体记忆"的百雀羚

2017年母亲节,《一九三一》长图文广告刷屏微信,用民国风插画讲述母女情。这个看似传统的营销动作,却在72小时内带来3000万+阅读量,淘宝搜索量暴涨200%。秘诀在于它击中了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软肋——在消费升级时代,用文化共鸣唤醒集体记忆。

1.1 情感共鸣的三重奏

  • 时间选择:母亲节前3天开始预热,给足传播发酵时间
  • 内容载体:滑动式长图文,符合手机阅读习惯又保留老上海月份牌韵味
  • 情感落点:从"妈妈的皱纹"切入,自然过渡到抗老产品价值
案例 传播周期 互动率 转化率
2017母亲节营销 5天 18.7% 线上渠道增长320%
2021非遗传承人计划 3个月 日均2.3万UGC 年轻客群占比提升41%

二、制造"自来水"传播的配方表

观察百雀羚近年出圈的案例,会发现三个黄金配方:文化梗+社交货币+仪式感。比如2023年中秋推出的"月下雀影"礼盒,将传统妆奁设计成可重复使用的首饰盒,小红书相关笔记3天破万,其中70%是用户自发分享。

2.1 话题设计的四象限法则

  • 怀旧经济:复刻经典蓝瓷瓶包装,唤醒60/70后记忆
  • 国潮创新:与敦煌研究院联名,用飞天元素重构眼影盘
  • 科技背书:邀请中科院专家解读草本成分
  • 社交互动:开发AR试妆魔镜增强线验

三、把事件变成连续剧的进阶玩法

比起单次爆款,百雀羚更擅长打造营销宇宙。2020年启动的"草本智慧研究院"项目,把新品发布做成系列科普剧,每季度邀请不同领域专家坐镇。这种持续的内容输出,让品牌记忆度同比提升67%(据凯度消费者指数)。

百雀羚营销活动案例探讨:如何通过事件营销提升品牌记忆度

营销阶段 记忆点设计 用户留存率
首播期 院士讲成分故事 48小时复看率39%
发酵期 用户成分实验征集 UGC转化率28%
长尾期 年度成分白皮书 次年搜索量保持22%增长

3.1 记忆点保鲜的秘诀

就像小区门口早餐店总记得你的口味,百雀羚会在每个触点埋设记忆钩子

  • 产品端:坚持草本香型,形成嗅觉记忆
  • 视觉端:经典翠绿色调延展到线下陈列
  • 服务端:会员生日赠送定制版老上海画报

四、当年轻人开始收藏包装盒

在Z世代主导的消费市场,百雀羚把包装做成"可收藏的社交资产"。2022年春节限定版,每个产品附赠可拼接的榫卯结构建筑模型。这个小心机带来意外收获: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破亿,30%消费者表示会保留包装。

路过写字楼下的美妆集合店,看见年轻女孩正在试用百雀羚的新品。导购员笑着说:"这个系列可以集印章换购非遗手工艺品哦。"或许,这就是老字号焕新的正确打开方式——让每次营销都成为品牌与消费者的记忆契约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