噬血之书到底是王者荣耀里的哪件装备?老玩家也容易搞混的冷知识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昨晚打排位时队友突然喊了句"出噬血啊",我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——这哥们说的应该是血族之书。这种叫法在王者峡谷里挺常见的,就像有人把暗影战斧叫成"黑切",把闪电匕首喊作"电刀"一样。但严格来说,游戏里确实没有叫"噬血之书"的装备,这个误会到底是怎么来的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。

血族之书的前世今生

打开装备面板翻到法术类,你会找到这件售价1240金币的小件装备:

  • +75法术攻击
  • +10%冷却缩减
  • 唯一被动-嗜血:增加20%法术吸血

老玩家应该记得,早期版本里它还有个更唬人的名字叫噬神之书(和现在的大件同名),2016年改版后才分化成现在的血族之书和噬神之书两件装备。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历史原因,加上"噬""血"这两个字太有记忆点,导致很多人把两件装备的名字记串了。

噬血之书王者荣耀是哪个

实际游戏中的三种常见叫法

正规名称 玩家俗称 出现场景
血族之书 小吸血书/噬血书 前期对线时
噬神之书 大吸血书/噬血书 中后期团战

我见过最离谱的是有人开局就说"先出噬神",结果出了个小件血族之书——这就像点外卖说要"大份麻辣烫",结果送来碗清汤寡水的米线。

为什么容易搞混?

仔细对比这两件装备的属性就明白了:

  • 血族之书(小吸血书):
    • 合成路径:咒术典籍+圣者法典
    • 被动只有法术吸血
  • 噬神之书(大吸血书):
    • 合成路径:血族之书+咒术典籍+红玛瑙
    • 额外增加800生命值
    • 被动吸血比例提升到25%

你看,就像亲兄弟似的——大吸血书直接是用小吸血书合成的,属性也是全面升级版。这种继承关系加上类似的命名逻辑,新人分不清太正常了。我记得刚入坑那会儿,玩貂蝉死活凑不齐"噬血之书"的合成件,后来才发现自己要找的其实是血族之书...

法师出装的实际选择

现在主流法师的出装思路很有意思:

  • 爆发型法师(妲己/安琪拉):往往跳过小吸血书直接堆伤害
  • 持续输出型(貂蝉/高渐离):必出血族之书过渡
  • 工具人中单(张良/王昭君):有时候连大吸血书都不做

上周看KPL比赛,有个职业选手玩诸葛亮出了小吸血书后突然卖掉换回蓝宝石,解说当时就笑了:"这是把噬血书当体验卡用了啊。"你看,连职业选手都会用错称呼。

其他装备的"花名"趣闻

噬血之书王者荣耀是哪个

其实王者荣耀里这种"张冠李戴"的情况还挺多的:

  • 破晓被叫成"破甲弓"(其实是旧版破甲弓的升级版)
  • 虚无法杖常被简称"法穿棒"
  • 冰霜法杖现在都叫"冰杖",但早期还真有件装备叫"冰霜杖"

最搞笑的是贤者的庇护,老玩家都叫"复活甲",结果新玩家听到"出复活"的时候,有人真的去买了辉月——因为它的主动效果也叫"月之守护"嘛,听起来确实挺像复活技能的...

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个事,上次带妹子双排,她玩蔡文姬问我"圣杯要不要升大件",我随口回了句"先做鼓舞之盾",结果她真在辅助装上合成了风之轻语。这种因为装备别名引发的惨案,估计每个王者玩家都经历过几回。

怎么避免叫错装备?

说几个实用小技巧:

  • 看合成路径时注意英文缩写(比如血族之书是BOB,噬神之书是SOB)
  • 记关键属性差异(大吸血书多个红玛瑙)
  • 设置备战方案时用系统默认名称

不过说实话,现在游戏里语音交流时喊"噬血书"大家基本都能懂。就像你去奶茶店说"要杯珍珠奶茶",店员也不会纠正你说"我们这叫波霸奶茶"对吧?毕竟有效沟通才是最重要的。

凌晨三点写完这篇,突然发现我的貂蝉胜率从52%掉到49%了——该不会是因为我总把血族之书叫成噬血之书,系统故意制裁我吧?算了算了,明天还是老老实实用辉月保命比较实在...

噬血之书王者荣耀是哪个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