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信高考营销活动:品牌影响力到底有多「接地气」?
夏日的蝉鸣还没响起,我家楼下电信营业厅的玻璃窗就贴上了「高考加油」的卡通贴纸。张大姐边给考生家长办套餐边念叨:「去年给考点送矿泉水,今年改送充电宝了,你们年轻人就稀罕这个。」这种带着葱花味的营销,或许正是电信品牌深入人心的秘诀。
一、考场外的「信号保卫战」
去年高考首日,杭州某考点突发网络故障。电信工程车20分钟内架起临时基站,穿着蓝马甲的技术员满头大汗调试设备,这个画面被家长拍下后在朋友圈疯转。比起冷冰冰的「5G全覆盖」广告词,这种真实的应急场景更能让人记住。
- 2023年考前服务数据:
- 全国327个「高考服务站」提供免费充电
- 71.6%考点周边部署应急通信车
- 志愿填报期间日均流量包办理量增长280%
1.1 套餐里的「小心机」
我家表弟去年办理的「状元卡」有个隐藏福利:绑定学籍信息送云盘空间。等录取通知书到了才明白,这是为大学报到准备的电子档案库。这种「放长线」的设计,把营销做成了连续剧。
运营商 | 主打服务 | 社交媒体声量 | 办理转化率 |
---|---|---|---|
中国电信 | 志愿填报大数据 | 38.7万条 | 22.3% |
中国移动 | 考场直播流量包 | 25.4万条 | 18.1% |
中国联通 | AI估分系统 | 19.8万条 | 15.6% |
二、蓝马甲与红帐篷的较量
考点外的运营商摊位就像武林大会:电信的蓝帐篷支起「志愿填报指南」易拉宝,移动的红帐篷挂着「金榜题名」书法横幅。但真正让家长驻足的,是电信摊位里能查三年录取线的平板电脑——这可比送扇子实在多了。
- 消费者调研三大发现:
- 83.2%家长记得住具体服务项目
- 61.7%用户因应急服务产生品牌好感
- 45.9%考生主动推荐电信校园套餐
2.1 那些「不务正业」的服务
山东某县城营业厅去年搞了个「错题本打印机」,结果成了网红打卡点。这种超出通信范畴的服务,反而让品牌形象变得更立体。就像小区超市代收快递,看似赔本赚吆喝,实则培养用户习惯。
三、从考场到校园的「软着陆」
表妹去年九月开学时,发现录取通知书里夹着电信校园卡激活指南。更绝的是,扫码能看学长录制的校园攻略视频。这种衔接服务把短期营销做成了长期关系维护,难怪高校周边营业厅的橙汁机总是排长队。
服务阶段 | 电信留存率 | 行业均值 |
---|---|---|
高考期间 | 91.2% | 85.4% |
大学入学季 | 76.8% | 63.9% |
毕业三年内 | 41.3% | 32.7% |
夜幕降临,营业厅的「高考加油站」亮起小夜灯。王叔边收拾宣传册边念叨:「明年得备点冰凉贴,今年有个考生说手机发烫影响查分。」这种带着烟火气的细节,或许就是品牌影响力最好的温度计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