黔微普法:创新普法方式让法律知识接地气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黔微普法活动有哪些接地气的宣传方式?

最近在社区广场遛弯时,总能看到穿着蓝马甲的工作人员拿着小册子跟街坊们聊天。张大妈告诉我,这是司法局在搞"黔微普法"活动,教大家用手机就能学法。这种"不耽误买菜还能学知识"的普法方式,确实让老百姓觉得新鲜又实用。

一、手机变成普法小课堂

现在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可会玩手机了,他们把这些"小屏幕"变成了法律知识传播的主战场:

黔微普法:创新普法方式让法律知识接地气

  • 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的"老王家法律故事",用方言讲真实案例,阅读量经常破万
  • 抖音账号"黔小法"拍的普法短剧,把离婚财产分割编成了情景喜剧,点赞量最高有3.8万
  • 快手直播间的"夜话民法典"栏目,主持人边吃丝娃娃边解答网友提问,场均观看2万人次
平台 特色内容 月均触达人数 数据来源
微信 案例漫画+语音解读 12万+ 贵州省司法厅2023年报
抖音 15秒情景剧 25万+ 字节跳动政务白皮书
快手 方言直播 18万+ 中国社科院新媒体调研

二、线下活动玩出新花样

菜市场门口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穿着民族服饰的普法志愿者,把法律知识编进山歌唱。上个月在花果园社区,他们甚至搞了个"模拟法庭",让居民自己扮演法官审案子。

三、村村寨寨都有普法点

在黔东南的侗族村寨,鼓楼里贴着双语(汉语+侗语)的法律问答海报。镇远县的驻村律师老周,每周三下午都在村口小卖部门口摆桌子,帮村民看合同、写诉状。

四、文艺作品变身普法教材

最近省话剧团排了部方言剧《我家那点法》,把继承法知识融进家长里短的故事里。在遵义会议纪念馆,讲解员会把长征时期的法治故事穿插在历史讲解中。

  • 苗绣作坊里的法治元素抱枕
  • 侗族大歌新编的防诈骗歌词
  • 夜市上的"法律知识投壶"游戏

五、校园里的法治第二课堂

贵阳实验二小的孩子们最近在玩一种新桌游——"法治大富翁"。大学城的模拟立法大赛已经办到第五届,学生们自己起草的《校园电动车管理条例》还被交警部门参考了。

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普法方式,就像春雨润物般渗进日常生活。下次要是看见广场舞大妈们在排练法治版《最炫民族风》,可千万别觉得稀奇——这说不定就是黔微普法的新招式呢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