熬夜写出来的第五人格卡牌规则指南
凌晨2点37分,我第13次重开第五人格卡牌局后终于搞懂了规则。这玩意儿比想象中复杂得多,但一旦摸清门道真的会上瘾。趁着记忆还新鲜,赶紧把干货整理出来——
一、基础设定:这不是普通的打牌游戏
首先得知道这卡牌版和手游版完全是两码事。卡牌版更像是「带身份猜测的团队策略游戏」,核心是4v4非对称对抗。昨晚我们试玩时,有个妹子全程以为在玩uno,结果把监管者卡当道具牌乱甩...
- 游戏时长:30-50分钟(实际可能更久,特别是新手局)
- 人数要求:固定8人(4求生者+4监管者)
- 胜利条件:求生者破译5台密码机/监管者淘汰3人
卡牌种类傻傻分不清?
身份牌 | 决定你是求生者还是监管者 |
角色牌 | 手游里的角色技能(医生能自疗、小丑有冲刺) |
行动牌 | 每回合能打出的基础操作 |
道具牌 | 一次性特效(比如信号枪眩晕) |
二、游戏流程:比上班打卡还复杂的回合制
这游戏最劝退新人的就是阶段划分,我画了张流程图结果像蜘蛛网...简化来说主要分三大阶段:
1. 准备阶段(最混乱的5分钟)
- 随机分发身份牌(建议新手先用固定阵营)
- 选角色牌(别让监管者拿到祭司!血泪教训)
- 摸起始手牌(5张行动牌+1随机道具)
2. 行动阶段(核心玩法)
每个回合要按顺序做这些事:
- 补充手牌到5张(行动牌不够就抽)
- 打1张行动牌(移动/破译/攻击等)
- 可选择性使用至多1张道具牌
- 触发角色技能(比如园丁能拆椅子)
注意!监管者和求生者的行动牌库是分开的。昨晚老张用监管者却摸了张「团队协作」,当场卡住游戏进度...
3. 结算阶段(最容易吵架的环节)
这里要处理这些破事:
- 判定密码机破译进度(求生者专属)
- 检查淘汰状态(监管者盯着血条看)
- 移除已使用的道具牌
- 轮换先手玩家(顺时针方向)
三、进阶技巧:那些说明书没写的潜规则
玩到第三局才发现,这游戏真正的精髓都在细节里:
1. 卡距离的神操作
地图虽然是用卡牌拼的,但移动距离要数格子。实测发现:
- 普通移动牌走3格
- 翻窗动作消耗2格
- 监管者攻击范围是相邻1格
上周五那局,我用前锋算好距离,隔着2格用橄榄球撞飞监管者,全场欢呼——然后发现用错牌堆规则。
2. 手牌管理比想象中重要
卡牌版最阴险的设计是手牌上限机制:
回合结束时 | 最多保留7张牌 |
关键牌被弃 | 道具牌优先保留 |
建议开局尽快把破译牌打出去,这玩意儿后期卡手牌位特别难受。
3. 角色搭配的隐藏公式
经过20+局测试,这几个组合胜率超高:
- 监管者方:杰克+红蝶(双追击)
- 求生者方:医生+机械师(续航流)
- 陷阱组合:蜘蛛+26号守卫
千万别让新手用盲女!卡牌版没有声音提示,这角色直接变白板。
四、常见翻车现场实录
整理了几个凌晨四点还在争论的规则疑点:
Q1:被击倒后还能用道具吗?
官方FAQ说仅限治疗类道具,但实测时我们发现「魔术棒」这种保命道具也能用...至今没统一结论。
Q2:密码机进度会继承吗?
会!这是和手游最大区别。上周那局我们以为换人破译要重来,结果发现进度条偷偷保留了80%。
Q3:监管者能不能看求生者手牌?
绝对不行!虽然角色牌是公开的,但手牌属于最高机密。老王上次偷看对面手牌,被罚洗了一星期外卖盒。
写到这里咖啡已经喝完第三杯,窗外鸟都开始叫了。最后说个冷知识:卡牌版的「地窖」判定比电子版宽松,有时候监管者站旁边都拦不住逃生。不过具体怎么算的...等下次通宵再研究吧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