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人格库洛米侵权风波:一场关于二次元版权的罗生门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凌晨3点,我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闪烁的微信图标——某个游戏公司的法务朋友刚给我转发了《第五人格》最新皮肤涉嫌侵权的律师函扫描件。揉着发酸的眼睛,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简单的版权纠纷,背后藏着太多普通玩家不知道的弯弯绕绕。

事情是怎么闹大的?

2023年8月那会儿,《第五人格》上线了名为「库洛米的奇幻夜」的联动皮肤。当时官微评论区就炸了,热评第一写着「这真的不是抄袭三丽鸥的库洛米吗?」。但真正让事情发酵的,是三个月后某位匿名用户在NGA论坛发的对比图——把游戏皮肤和三丽鸥官方形象左右并列,连耳朵缺口的弧度都完美重合。

第二天中午,#第五人格侵权#的话题突然冲上热搜。我翻着手机备忘录里当时记下的几个关键时间点:

第五人格库洛米侵权

  • 11:27 三丽鸥中国官微发布声明「未授权任何游戏使用库洛米形象」
  • 14:53 网易游戏发布公告称「系原创设计」
  • 17:41 日本三丽鸥总部通过官网发布日英双语声明

那些被忽略的细节

在《知识产权保护法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的当口,这个案子突然成了典型案例。有律师朋友在酒局上提过,真正让事情变复杂的其实是这两个点:

争议点 网易立场 三丽鸥依据
颜色搭配 使用公开领域配色 Pantone注册色号TPX-19-1763
耳朵造型 常见兔子耳设计 2018年外观设计专利

记得有次在游戏展上,网易某个美术组长私下吐槽:「你们知道做衍生设计多难吗?要像到让玩家认出来,又不能像到让法务找你谈话。」这话现在想来特别讽刺。

法律人怎么看这事?

翻遍了知网近三年关于游戏侵权的论文,发现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——「接触+实质性相似」这个判定标准,在二次元领域简直像橡皮筋似的弹性十足。中国政法大学李明教授在《电子游戏著作权案例评析》里提到过,2019年某个类似案件里,法院认为「Q版动物形象的大众元素不应被垄断」。

但这次情况不太一样:

  • 三丽鸥拿出了2016年的内部邮件记录,证明网易曾寻求过授权
  • 游戏皮肤描述中出现了「来自异世界的兔子」这种暧昧表述
  • 有玩家挖出早期测试版皮肤名直接叫「クロミ」(库洛米日文)

某位不愿具名的知产律师在电话里跟我说:「这案子要是放在杭州互联网法院,可能判法都不一样。去年他们刚审过《江南百景图》的类似案件,当时认定的侵权比例是37.8%,刚好卡在赔偿金计算的那个坎上...」

玩家社区的神奇反应

最魔幻的是Reddit上的讨论。有国外玩家做了个投票,结果42%的人认为「更像美乐蒂」,23%觉得「根本不像库洛米」。这倒让我想起《第五人格》国际服的处理方式——他们悄悄给皮肤加了个粉色蝴蝶结,结果Google Play上最近出现了「虚假宣传」的投诉。

凌晨四点,咖啡已经喝到第三杯。翻着Steam社区里那些用英文、日文、甚至德文讨论的帖子,突然意识到这场纠纷早就超出了法律范畴。有个日本玩家说得很直白:「如果明天库洛米变成网易的IP,我也照样会买皮肤,毕竟游戏里的手感才是真的。」

窗外开始有鸟叫声了,文档字数停在2876。保存的时候突然跳出网易的股价提醒——从事件爆发到现在,居然还涨了2.3%。这大概就是当代版权战争的黑色幽默吧,律师函和财报数字永远在两个平行宇宙里各走各的路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