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级合作新玩法:让隔壁班同学变成战友的6个妙招
上周五放学时,听见两个初三女生在走廊嘀咕:"咱们班和3班明明就在隔壁,怎么感觉像隔了个太平洋?"这话让我想起去年带高一班级时,隔壁班主任老张拉着我发愁:"两个班学生见了面跟陌生人似的,元旦汇演报节目都凑不齐人。"
一、打破班级壁垒的3把钥匙
记得去年运动会前,我们班和5班尝试了联合训练计划。每天早上两个班的体育委员带着大家做热身,跳远组的互相纠正动作姿势。到正式比赛时,看台上自发形成了混合加油队,有个男生跑3000米时,隔壁班女生喊得比本班同学还起劲。
- 钥匙1:制造共同记忆 像一起在雨天搬运运动会器材
- 钥匙2:设置共赢目标 合办文艺晚会争取校级奖项
- 钥匙3:创造专属仪式 设计联名班徽贴纸
真实案例:篮球赛变联谊会
上个月高二7班和8班的男子篮球赛,中场休息时突然下起太阳雨。两个班的女生自发把校服外套撑起来搭成临时雨棚,男生们把矿泉水瓶摆成爱心形状拍照。这个场景被做成表情包,现在两个班的同学见面都会用这个梗打招呼。
二、5种经过验证的合作方案
活动类型 | 适合场景 | 筹备要点 |
学科知识竞赛 | 月考复习阶段 | 混合组队要保证实力均衡 |
校园定向越野 | 春秋游期间 | 设计需要协作完成的关卡 |
联合主题班会 | 安全教育月 | 提前两周分配主持段落 |
特别推荐:跨班帮扶计划
去年我们实验了学科互补计划,让1班的数学尖子给2班补课,2班的英语达人反过来帮1班。期末考试两个班的平均分都提高了12分以上,更意外的是催生了3对学习搭档考进了同一所重点大学。
三、过来人的避坑指南
- 千万别让班主任全权包办 学生自主参与度要超过60%
- 避免搞成变相比赛 记得去年歌咏比赛差点引发班级矛盾
- 准备应急方案 就像上周突然下雨的户外活动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两个班合办的旧物改造大赛,原本只是处理毕业生的旧教材,结果有个小组用废试卷折的玫瑰花束,在教师节当天被校长点名表扬。现在走廊里遇到隔壁班同学,大家会自然地问候:"你们班最近又搞什么新花样呀?"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