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绝地求生的人到底该怎么称呼?这事儿还真有点讲究
凌晨三点,我蹲在电脑前啃着干脆面,突然想到个问题:玩绝地求生的这帮人到底该怎么叫?你说叫"玩家"吧太笼统,叫"吃鸡的"又太土,这事儿还真值得掰扯掰扯。
一、官方称呼和民间黑话的差距
蓝洞官方的英文文档里管玩家叫"PUBG Players",但你要真在游戏里这么喊,队友准以为你是个刚注册的萌新。就像你去四川火锅店非要跟服务员说"请给我麻辣锅底",人家本地人都直接吼"来个红锅"。
称呼类型 | 典型例子 | 使用场景 |
官方用语 | 绝地求生玩家 | 新闻稿、赛事解说 |
游戏内术语 | 老六、lyb | 组队语音、弹幕 |
社区黑话 | 吃鸡专业户 | 贴吧、NGA论坛 |
1. 最主流的叫法:"吃鸡的"
这个说法源自游戏胜利时那句"大吉大利,今晚吃鸡"的台词。在2018年游戏最火的时候,连我妈都知道"我儿子整天在电脑上吃鸡"。不过现在老玩家反而很少用这个说法,就像你不会管打篮球的人叫"投篮的"一样。
- 适用人群:轻度玩家、圈外人
- 使用场景:日常闲聊、媒体报道
- 地域差异:北方多说"吃鸡的",广东地区习惯叫"食鸡佬"
2. 硬核玩家的自称:"PUBGer"
Steam社区里常见这个带英文后缀的叫法,念起来是"帕布ger"。这种叫法带着点小骄傲,就像摄影爱好者自称"老法师"一样。我认识个打了6000小时的大神,他微信名就叫"PUBGer_老猫"。
二、不同段位玩家的专属代号
这游戏鄙视链可比地铁线路图还复杂,不同水平的玩家都有特定称呼。
1. 萌新期的耻辱称号
- 人体描边大师:30发子弹打不完一梭子的选手
- 快递员:捡了一身好装备送人头的倒霉蛋
- 伏地魔:字面意思,但现在已经发展成战术流派了
记得我刚开始玩那会儿,队友看我趴草丛半小时不动,直接在语音里喊:"那个伏地魔能不能动一动?你当是在玩植物大战僵尸呢?"
2. 中坚力量的江湖名号
打到100小时以上的玩家就开始有专属标签了:
- lyb(老阴比):专攻蹲点偷袭的战术大师
- 车神:能把蹦蹦开上房顶的秋名山车神
- 医疗兵:包里永远装着8个急救包的活菩萨
3. 顶尖玩家的尊称
亚服前500的大佬们通常被叫做:
- 战神:单人四排还能吃鸡的怪物
- 人形自走挂:枪法准到被举报开挂的狠角色
- 指挥官:战术指挥能力极强的团队大脑
三、特殊玩法群体的自称
这游戏最神奇的地方在于,有人根本不在乎输赢,专门开发各种奇葩玩法。
流派 | 自称 | 特征 |
风景党 | 旅游博主 | 专门研究地图美景截图 |
服装控 | 暖暖玩家 | 氪金买各种皮肤服饰 |
整活专家 | 沙雕网友 | 开发各种搞笑玩法 |
我战队里有个兄弟专门研究怎么用载具玩特技,上次用摩托飞过军事基地的时候,全队语音里都是"卧槽"的惊呼。这种人我们一般尊称为"物理学家",因为他们总在挑战游戏引擎的极限。
四、不同场景下的称呼变化
叫法这事儿还得看场合,就像你在公司叫张总,在酒桌上叫老张,在小区广场上可能就变成"那个秃顶的"。
1. 组队语音里的即时称呼
开黑时候根本来不及想词儿,都是怎么顺口怎么来:
- "3号你去拉枪线"——用编号指代
- "楼上的别晃了"——用方位称呼
- "那个穿小裙子的"——用服装特征
2. 直播平台的弹幕文化
主播间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称呼体系:
- 水友:普通观众
- 老板:刷礼物的金主
- 工具人:专门给主播送装备的队友
有次我看某主播被lyb阴死,弹幕瞬间刷满"老六竟在我身边",这个"老六"现在已经成了偷袭者的代名词。
五、地域服务器带来的称呼差异
不同服务器的玩家群体形成了各自的术语体系:
服务器 | 特色称呼 | 含义 |
亚服 | 大哥 | 特指疑似开挂者 |
欧服 | Camper | 蹲点埋伏者 |
美服 | Tryhard | 过分认真的玩家 |
在东南亚服混过的朋友应该都听过"PH Noob"这个带点歧视意味的称呼,特指某些打法特别的菲律宾玩家。不过现在职业选手里菲律宾选手实力很强,这种称呼也慢慢变少了。
写着写着天都亮了,显示器上还挂着昨晚没吃完的鸡。其实叫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在毒圈缩到最小的时候,那个陪你一起跑毒的兄弟永远会喊:"趴下!左边树后有个lyb!"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