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节猜灯谜:那些藏在谜语背后的文化大师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院子里桂花香飘进来时,老张头正拿着毛笔在红纸上写灯谜。他家祖传的竹编灯笼上,每年都会出现让人拍案叫绝的谜面。这让我突然好奇:千百年来,到底是谁在为我们创作这些充满智慧的灯谜?

一、宋代文人笔下的月光谜语

北宋汴京的瓦子里,猜灯谜可是元宵节最热闹的节目。要说最会玩文字游戏的,当属那位在《武林旧事》里记载灯市盛况的周密。这位史学家把市井谜语记入正史,给后人留下不少经典谜面:

  • "画时圆,写时方,冬时短,夏时长"(打一字)——答案藏在《齐东野语》
  • "佳人佯醉索人扶,露出胸前白雪肤"(打一历史人物)——这个香艳谜底竟指唐朝杨贵妃

二、明代市井里的谜语狂欢

冯梦龙在《桂枝儿》里记录的灯谜特别接地气,就像现在刷短视频看到的段子。记得有年中秋,南京夫子庙挂着他写的连环谜:

  • "上不在上,下不在下,天没它大,人有它大"(字谜)
  • "四个不字颠倒颠,四个八字紧相连"(打一日常用品)
朝代 代表人物 代表作 创作特点
周密 《武林旧事》 雅俗共赏的文人谜语
冯梦龙 《桂枝儿》 市井气息的生活谜题

三、清代才子的文字游戏

李汝珍在《镜花缘》里埋的灯谜,就像现在电视剧里的彩蛋。记得书里有个超绝的连环谜:

中秋节灯谜背后的故事:从宋代文人到现代大师的传承与创新

  • "张真中珠"猜《孟子》句子
  • "乌鸦疑雪"射《诗经》篇章

四、现代灯谜大师的新玩法

当代灯谜泰斗马啸天老爷子,去年在央视中秋晚会出的谜面让我记到现在:"视频会议开不停,打一传统节日"。你猜怎么着?谜底竟然是「中秋节」——因为要"见屏如见面"啊!

窗外的月亮已经爬得老高,邻居家小孩举着灯笼跑来问新谜语。看着灯笼上摇曳的光影,突然想起《红楼梦》里贾宝玉出的那个绝妙灯谜:"南面而坐,北面而朝,象忧亦忧,象喜亦喜"。这千年传承的文字游戏,原来早在我们血液里生了根。

中秋节灯谜背后的故事:从宋代文人到现代大师的传承与创新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