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跟进方式:让用户从“路过”变“铁粉”的实战指南
上周去菜市场买鱼,看见鱼摊老板拿着喇叭喊:"转发朋友圈送鱼丸!"结果排队的人比隔壁多了三倍。这让我突然意识到,活动跟进就像给鱼塘撒饵——方法用对了,鱼群自然聚过来。
一、活动前的"钓竿准备":制造期待感
我们小区健身房的预售活动就深谙此道。提前两周在电梯里贴的倒计时海报,每天变换主题:
- 倒数第14天:"您的专属体测师已就位"
- 倒数第7天:"私教课五折券即将开放领取"
- 活动当天:"前30名办卡送运动手环"
预热方式 | 参与转化率 | 成本/人 | 数据来源 |
纯文字公告 | 12% | 0.3元 | |
倒计时海报 | 27% | 0.8元 | |
悬念短视频 | 35% | 1.5元 |
1.1 埋钩技巧:让用户自己找饵
见过最聪明的预热是奶茶店的"配方盲盒"。提前把新品原料装进密封罐,顾客摇一摇听声音猜成分,猜中前三名终身免单。结果活动当天门口排队的长度,让我误以为在发春运火车票。
二、活动中的"遛鱼艺术":保持参与节奏
朋友开的剧本杀店深有体会:周末下午场的玩家最容易中途犯困。他们现在每90分钟安排"NPC突击检查",找到隐藏线索的组别可以提前解锁终极道具。这种即时反馈让复购率提升了40%。
- 黄金30分钟法则:用户首次参与后的半小时内
- 发送定制化进度报告(已完成60%任务)
- 推送限时加成道具(使用时效2小时)
2.1 让用户成为"鱼塘管理员"
本地一个读书会的做法很妙:每周选三位会员担任"内容策划官",负责设计下周的讨论话题。这个改动让活动出席率从53%飙升到82%,还有人自费制作话题手卡。
互动频率 | 次日留存率 | 周活跃度 |
每日1次 | 64% | 38% |
隔日1次 | 51% | 27% |
随机推送 | 42% | 19% |
三、活动后的"养鱼秘诀":把结束变成开始
常去的美容院有个神操作:护理结束后给客户拍对比照,但不是马上发。等到下个月生理期前三天,微信提醒:"您的皮肤现在需要..."配上当时的照片,约回率高达73%。
- 48小时内发送个性化复盘报告
- 设置成就里程碑(参与满3次解锁专属福利)
- 定期唤醒"沉睡成就"(您去年今日获得了...)
最近帮女儿报名绘画班时,收到个牛皮纸信封。打开是半幅未完成的画,附言:"期待与您共同完成这幅作品"。现在每周送孩子去上课时,她都要问老师:"我们今天画信封里的那幅吗?"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