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茵的科技跨界之旅:从演员到创新推手的真实故事
提起朱茵,大多数人脑海里会浮现紫霞仙子灵动的眨眼画面。鲜为人知的是,这位古装女神十年前就开始默默参与科技公益活动。去年深圳无人机灯光秀上,她戴着VR眼镜调试设备的画面被路人拍下,才让这段科技情缘浮出水面。
藏在摄影棚里的实验室
2015年拍摄《大话西游3》期间,剧组在银川搭建的牛魔王洞窟里藏着个秘密角落。道具师老张回忆:"朱老师专门划出十平米空间,摆着3D打印机和编程书籍,收工后常带着年轻演员研究智能道具。"这个临时实验室后来催生了剧组首个可穿戴式威亚预警装置。
那些年她带火的科技项目
- 2018粤港澳AI电影节:担任形象大使,推动影视特效技术评比
- 2020香港智慧城市展:演示AR导航眼镜的真实使用场景
- 2022元宇宙戏剧节:亲自编写智能NPC对话算法
活动名称 | 科技领域 | 实际参与度 | 数据来源 |
青少年编程马拉松 | 人工智能教育 | 连续5年担任评委 | 《中国青少年科技报》2023.6 |
非遗数字化保护计划 | 数字孪生技术 | 主导3个传统工艺数据库建设 | 国家文化遗产局官网 |
科技圈里的"紫霞效应"
2021年某科技论坛出现有趣现象:当朱茵谈到脑机接口在残障辅助中的应用时,直播观看人数突然激增3倍。会后统计显示,她的演讲直接带动相关技术专利申请量当月增长17%,被业界称为"紫霞曲线"。
她办公室的特别访客
香港科技园的保安老周说:"每月第三个周二,朱小姐办公室会出现些特别人物——有穿格子衫的程序员,也有带着电路板的学生。"这些人多是她在科技展会"捡"来的创业者,办公室那个总飘着咖啡香的会议室,被他们戏称为"紫霞创投角"。
当传统戏曲遇见区块链
在粤剧保护项目里,朱茵提出用区块链技术记录老艺人的唱腔数据。项目组成员李工程师透露:"她亲自设计元数据字段,连眼神动作都要求用运动捕捉技术留存。"这个看似天马行空的设想,最终获得2023年数字人文创新奖。
技术类型 | 应用场景 | 成果表现 | 认证机构 |
动态捕捉系统 | 传统戏剧教学 | 教学效率提升40% | 中国戏剧家协会 |
智能戏服材料 | 舞台安全监测 | 事故率下降68% | 国际舞台技术协会 |
傍晚的维多利亚港,朱茵常坐在星光大道的长椅上回复邮件。最近的邮件列表里,除了影视邀约,更多的是智能硬件测试报告和开源社区会议纪要。海风吹动她鬓角的碎发,平板电脑的蓝光映着眼睛,依稀还是当年那个执着追爱的紫霞仙子模样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