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一个正在吃饭的蛋仔派对:从零开始的萌系创作指南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数位板发呆,咖啡杯早就见底了。突然想画点轻松的东西——比如几个圆滚滚的蛋仔围着小桌子吃饭的场景。这可比甲方要求的商业插画有意思多了!下面就把我边画边琢磨的过程记下来,说不定能给你下次摸鱼创作提供点灵感。
一、先搞清楚蛋仔到底长啥样
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蛋仔派对这个游戏时,我差点把奶茶喷在屏幕上。这些小家伙的造型太犯规了——椭圆形的身体像颗剥了壳的水煮蛋,顶着各种奇奇怪怪的装饰,腿短得几乎看不见。要画它们吃饭,得先抓住几个核心特征:
- 身体比例:头身比约1:1,屁股比头略宽
- 面部结构:眼睛占脸1/3,鼻子用两个小圆点代替
- 动态特点:所有动作都带着Q弹的弧度,就像果冻在晃
部位 | 特征 | 常见错误 |
身体轮廓 | 底部扁平像坐垫 | 画成标准椭圆 |
手脚 | 三根香肠指+圆球关节 | 手指数量过多 |
二、构图比想象中麻烦
原本以为随便摆三个蛋仔围着小桌子就完事了,结果发现要考虑的细节多得离谱。我的草稿本上现在还有十几版废弃构图:
- 俯视角度能看到食物但显得蛋仔很扁
- 平视时后排蛋仔会被完全挡住
- 45度角最合适,但桌腿透视总画歪
最后参考了《动画师生存手册》里的建议——把餐桌画成椭圆形,让蛋仔们呈C字形排列。这样既保留空间感,又能看清每个角色的表情。偷偷告诉你,我在桌子下面画了只偷吃的小蛋仔,被桌布遮住只露出半个屁股,算是藏了个彩蛋。
1. 动态设计小心机
要让静态画面有"正在吃饭"的感觉,得在细节上下功夫:
- 最左边的蛋仔用勺子舀汤,手臂呈弓形
- 中间的正在咬炸鸡,嘴巴张得比平时大30%
- 右边的举着果汁杯,身体微微后仰
画到一半突然想到,应该在桌面加些食物残渣和泼洒的酱汁。这个灵感来自上周火锅局,朋友把麻酱甩到我镜头上的惨案...
三、上色时的意外发现
凌晨四点调色时犯了个错误,却意外收获惊喜。本来想用游戏里那种高明度色彩,结果手抖把饱和度拉过了头。正想撤销时发现:
- 夸张的色彩反而强化了派对氛围
- 番茄酱的红色调到几乎荧光色
- 在蛋仔脸颊加了橙色的环境光
参考了吉卜力工作室的用色逻辑——现实中的颜色经过夸张化处理,炸鸡的金黄色比实际亮200%,汽水里的气泡画得比实际大五倍。这种处理虽然不写实,但莫名让人觉得"这顿饭肯定很香"。
2. 光影的玄学
打光角度试了七八种,最后用了顶光+左侧辅助光的方案。因为:
光源类型 | 效果 | 适用场景 |
纯顶光 | 食物投影有趣但脸太暗 | 恐怖主题 |
侧逆光 | 轮廓美但看不清餐具 | 艺术感插画 |
现在画面里,主光源在右上角模拟餐厅吊灯,左侧用较弱的暖光表现窗外夕阳。最满意的是在汽水瓶身画的高光,故意画成星星形状——反正都这么卡通化了,不如彻底放飞。
四、那些容易翻车的细节
画到快天亮时,发现几个差点毁掉整张画的陷阱:
- 餐具比例:刚开始勺子画太大,看起来像挖掘机
- 透视统一:有根薯条的方向和其他食物不平行
- 物理规律:某蛋仔的果汁杯倾斜角度早该洒了
最崩溃的是画到后面发现桌子腿数量不对。参考照片里是四条腿,但我画着画着变成三条还没发现,直到室友路过说了句"这桌子是三角龙变的吗"...
现在画面右下角还留着没擦干净的第四条腿的线稿,就当是记录创作过程的痕迹吧。反正毕加索说过"艺术就是谎言",说不定观众会以为我故意画个快散架的桌子来表现派对狂欢呢?
窗外鸟叫了,数位笔的电量显示还剩7%。最后给中间那个蛋仔加了片粘在脸上的饭粒,在左边蛋仔的椅背上挂了摇摇欲坠的背包。画完保存时突然想到,或许该在背景电视里画个美食节目的静帧画面——不过这个留给下次熬夜时再完善吧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