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讯抄袭阴阳师回应是真的吗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腾讯到底有没有抄袭阴阳师?这事儿咱们掰开揉碎了说

凌晨两点半,我第N次刷到"腾讯新游抄袭阴阳师"的帖子,泡面都凉了还在翻各种对比图。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,但真相到底咋样?咱今天就当唠嗑,把能找到的实锤都摊开来看看。

事情是怎么闹起来的?

上个月腾讯光子工作室突然放出个叫《代号:破晓》的二次元新游预告,当天晚上微博就炸了。我亲眼看见有个阴阳师老玩家连发18条带对比图的微博,最后一条写着:"累了,网易法务部见吧"。

  • 争议焦点1:角色设计里那个狐耳少年,确实和晴明有七分神似
  • 争议焦点2:抽卡动画里飘落的符咒特效,和阴阳师2016年的版本几乎一样
  • 争议焦点3:战斗界面的鬼火系统,连图标排列都撞车

法律上到底算不算抄袭?

我特意翻了《著作权法实施条例》,发现这事儿比想象中复杂。美术专业的室友一边修图一边给我科普:

相似元素 版权保护范围 典型案例参考
角色形象 具体造型受保护,但"狐耳美男"属于通用设定 2018年《奇迹暖暖》诉《闪耀暖暖》案
UI界面 布局设计不受保护,但原创图标可能构成侵权 2019年《剑网3》UI抄袭争议
游戏机制 玩法规则本身不受著作权保护 《炉石传说》诉《卧龙传说》案判决

凌晨三点给学法律的朋友发微信,他迷迷糊糊回了我句:"法律上可能不构成抄袭,但玩家心里有杆秤"。

业内人怎么看这事?

翻到游戏葡萄去年的一篇报道,某匿名主美说得挺实在:"现在二次元手游都在互相借鉴,区别只是有的改头换面,有的直接照搬。"有个细节很有意思——阴阳师当初的和风设计,其实也参考过《百万亚瑟王》的某些元素。

玩家们的真实反应

在五个玩家群里潜伏观察两周,发现挺有意思的分化现象:

  • 阴阳师核心玩家:清一色愤怒,有人做了逐帧对比视频
  • 腾讯系玩家:"玩法相似很正常"派和"这次确实过分"派五五开
  • 路人玩家:更关心"哪个游戏福利更好"这种实际问题

最绝的是有个双修玩家发了段游戏录屏,把两个游戏的音效重叠播放——连达摩蛋碎裂的"咔嚓"声都几乎同步,这条动态转了两万多次。

官方怎么回应的?

网易那边始终没正面开火,就阴阳师官微发了条"不忘初心"的谜语。腾讯光子工作室的回应更微妙:"吸收行业优秀设计",配了张原创角色设计草稿图。结果评论区第一条热评是:"这草图画得比成品还原创"。

腾讯抄袭阴阳师回应是真的吗

这事儿背后的行业逻辑

查资料时看到《2022移动游戏研发趋势报告》里提到,大厂现在都爱搞"微创新"——在成熟玩法框架里加10%新元素。有个从业十年的制作人在知乎匿名回答:"你知道最荒诞的是什么吗?现在立项会上第一个问题往往是'我们对标谁',而不是'我们创新什么'"。

写到这儿突然想起2017年《王者荣耀》海外版被指抄袭《英雄联盟》的旧闻,当时腾讯的解决方式是...直接把拳头公司买了。现在回头看,这种简单粗暴的资本操作,在二次元赛道居然行不通了。

窗外天都快亮了,泡面汤上凝了层油膜。突然觉得玩家们争论的早就不只是法律问题,而是对"原创"这两个字越来越敏感的神经。去年《原神》带起来的开放世界热潮,今年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的箱庭设计,谁不是在互相启发中前进?只是这次,腾讯可能走得太近了点。

朋友发来消息说《代号:破晓》官网更新了声明,新增了"原创性说明"板块。点开一看,他们把争议最大的鬼火系统改成了"灵能系统",但那个狐耳少年还是倔强地站在C位。厨房传来室友找宵夜的声音:"别研究抄袭了,冰箱里最后一包速冻饺子是不是你吃了?"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