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园环保实践:小手牵大手,共筑绿色未来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五月的阳光透过幼儿园的玻璃窗,照在孩子们用废纸盒拼成的小火车上。今年五一假期,我们班开展了一场以“小手牵大手,环保一起走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,试图在游戏与探索中,让4-6岁的孩子理解环保这个看似宏大的命题。

当童趣遇见环保

活动当天,家长群里不断弹出孩子们蹲在花坛边观察蚯蚓的视频。李老师特意准备的“土壤实验室”里,小朋友们戴着放大镜,认真比对普通泥土和混合厨余垃圾的腐殖土差异。"这个黑土闻起来像外婆做的酸菜!"朵朵的发现引发阵阵欢笑。

三大实践模块设计

幼儿园环保实践:小手牵大手,共筑绿色未来

  • 自然探秘:校园生态观察记录
  • 创意工坊:废弃物改造大赛
  • 未来农场:微型堆肥系统搭建

看得见的改变

在午餐时间,原本随意丢弃的香蕉皮开始被孩子们收集到专属的“果皮银行”。据保育员统计,活动后两周的厨余垃圾量减少了37%,这个数据被收录在《XX幼儿园环保实践报告》中。

项目 活动前数据 活动后数据 数据来源
垃圾分类准确率 28% 76% 市环卫局儿童行为观察报告
塑料制品使用量 日均4.2件/人 日均1.8件/人 班级物资消耗台账
自然材料创意作品 每周1.3件 每周5.7件 园方美育档案

泥土里的经济学

在搭建微型堆肥系统时,孩子们用电子秤记录每天厨余垃圾的重量。当看到三周后2.3公斤果皮转化成0.8公斤肥料,几个大班孩子自发组织了“肥料交易所”,用自产肥料换取其他班级的绘本——这个场景被记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可持续发展教育案例集》。

家长观察日记摘录

  • 陈妈妈:"孩子现在会监督爸爸关空调,说地球在发烧"
  • 张爸爸:"用旧衬衫改装的绘画罩衣,成了她的宝贝"
  • 王爷爷:"孙子坚持要用洗菜水浇花,说这是'二次利用'"

持续性教育设计

随着活动深入,我们在区角设置了环保小卫士勋章墙。孩子们用收集的雨水浇灌植物、用废旧光盘制作太阳系模型等行为,都能获得相应积分。这种将环保行动可视化的设计,参考了德国《学前教育环境教育指南》中的激励机制。

窗台上的薄荷长出了新芽,那是孩子们用自制的肥料培育的。当小雨把废纸板做成的风向标吹得转个不停时,我们知道,关于生命循环的种子,已经悄悄埋在了这些稚嫩的心灵里。

幼儿园环保实践:小手牵大手,共筑绿色未来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