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艺比赛中的礼仪规范有哪些
花艺比赛中的礼仪规范: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
上周陪朋友参加市里的插花比赛,亲眼见到有位选手因为工具摆放位置不对被扣了创意分。这让我意识到,花艺比赛的礼仪规范就像隐形的评分项,不注意可能要吃大亏。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些藏在评分标准里的门道。
一、参赛者的基本修养
在浦东花艺师协会的培训课上,李老师总强调"花艺师的仪态就是作品的第一张名片"。实际操作中要注意这些:
- 工具摆放三原则:剪刀刃口朝自己,花泥碎屑随时收,多余花材归原位
- 交流时的眼神接触:与评委对话时要暂停手上动作,但别直勾勾盯着人家看
- 时间把控的潜规则:最后5分钟要停止大型结构调整,做些微调更显专业
正确做法 | 常见失误 | 扣分参考值 |
---|---|---|
剪刀用完立即归位 | 工具散落操作台 | 0.5-1分/次 |
主动清理废弃材料 | 地面残留枝叶 | 1-2分 |
退后三步观察作品 | 身体遮挡评委视线 | 0.3分/次 |
1.1 着装里的学问
广州花卉博览会上,有位选手的汉服广袖差点带倒作品。合适的比赛着装应该:
- 袖口收束设计优先
- 避免流苏、亮片等装饰物
- 准备备用围裙防污渍
二、评委的礼仪红线
去年长三角花艺大赛出现评分争议后,业内更新了评委行为准则:
- 禁止在选手操作区长时间停留(超过20秒即违规)
- 点评时要用"建议采用..."代替"你应该..."
- 手机必须放在指定屏蔽箱,戴智能手表要报备
2.1 评分时的肢体语言
资深评委王美玲在《花艺评判艺术》里提到:"右手握笔时,左手应该自然下垂,这个姿势最能保持客观"。细微动作要注意:
- 翻评分表要轻缓
- 讨论时保持1米距离
- 绝对避免肢体接触作品
三、观众的观赛礼仪
杭州某次市民插花赛中,有位阿姨的香水味引发选手过敏。观赛时需要留意:
时间段 | 允许行为 | 禁止行为 |
---|---|---|
作品制作期 | 静音拍照 | 开启闪光灯 |
评委点评期 | 做笔记 | 交头接耳 |
统分等待期 | 轻声交流 | 靠近操作台 |
3.1 带孩子参赛要注意
北京亲子花艺赛的志愿者小张说,最怕遇到乱跑的小孩。建议家长:
- 准备无声安抚玩具
- 教会孩子用气声说话
- 提前上厕所避免频繁进出
四、特殊情况的处理
上个月在成都的比赛现场,突然断电导致选手乱了阵脚。遇到突发状况应该:
- 设备故障:举手时手掌要完全张开
- 材料损坏:保留残件等待监督员确认
- 身体不适:先关水壶电源再求助
记得那次在苏州看比赛,有位老先生的作品架突然散架。他慢慢退后三步举手示意,等工作人员处理时还顺手整理了操作台。这种镇定自若的应对,反而让评委在创意分上多给了0.5分。说到底,礼仪规范的本质是对这个行业的敬畏之心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