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利用特殊事件或节日进行主题活动策划
如何用特殊事件或节日策划让人"走不动道"的活动
小区门口奶茶店最近挂出"初雪纪念杯",排队的人把路都堵了;超市里的万圣节南瓜灯明明比网上贵,家长们还是抢着买。这些现象背后藏着个秘密:特殊时间点自带流量聚光灯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3年节假日消费占全年零售总额的31.6%,比三年前足足涨了8个百分点。
一、先搞懂人们过节时心里想啥
策划活动就像做菜,得先尝准客人的口味。春节前两周,我家楼下理发店涨价50%照样爆满,老板说这时候客人要的是"焕然一新",根本不在乎多花几十块。
节日类型 | 用户核心需求 | 数据支持 |
---|---|---|
传统节气 | 文化认同感 | 艾瑞咨询《2023节日营销白皮书》 |
电商人造节 | 实惠获得感 | QuestMobile双11专题报告 |
国际节日 | 社交传播欲 | 微博2023年度话题热度榜 |
1. 别被大数据骗了
去年帮健身房做七夕活动,会员画像显示70%是已婚男性。结果现场来的全是带孩子的妈妈——原来她们用老公的卡预约。所以一定要实地观察+数据分析双管齐下。
二、三步做出"挠到痒处"的策划
社区超市王姐的实战经验:冬至卖饺子,她在冰柜旁摆上蘸料套装,连带速冻饺子销量涨了3倍。
1. 时间卡点要够刁钻
- 母亲节前3周开始预售鲜花
- 儿童节活动提前10天在家长群预热
- 春节营销分三波:备年货、年夜饭、返程礼
2. 资源分配像做拼图
见过最聪明的案例是社区火锅店:把中秋月饼做成火锅底料礼盒,既消化了库存又制造话题。重点是要找到现有资源和节日的结合点。
3. 设计参与门槛的学问
奶茶店圣诞活动:带旧杯子减5元,既环保又促进复购。关键是让消费者感觉占便宜而不是真便宜。
三、这些坑千万别踩
朋友的美甲店在清明节推"踏青特惠",结果被投诉晦气。要注意文化敏感性,像中元节这类节日更适合做公益类活动。
危险区 | 安全区 |
---|---|
宗教禁忌元素 | 普适性文化符号 |
过度娱乐化 | 情感共鸣点 |
自嗨式创意 | 用户真实场景 |
四、偷师爆款案例
菜市场张叔的冬至绝招:买羊肉送萝卜,再附赠手写食谱。当月营业额破了他开店20年纪录。记住服务要比平时多走半步。
- 星巴克圣诞杯:连续23年推出限定款
- 农夫山泉生肖瓶:收藏率高达41%
- 西西弗书店节气书单:复购率提升27%
街角面包房又开始准备中秋限定,空气里飘着现烤月饼的香味。或许明天该去问问老板,今年又准备了什么新花样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