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人格男辱女
关于"第五人格男辱女"争议,我们到底在吵什么?
凌晨两点半,我第N次刷到关于《第五人格》性别争议的帖子。泡面汤已经凉了,屏幕蓝光刺得眼睛发酸,但评论区那些火药味十足的发言让我完全睡不着。这事其实吵了有阵子了,但好像越讨论越乱套?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,这游戏到底有没有"男辱女"的问题。
一、争议是怎么烧起来的?
记得最早是去年夏天,某个女性玩家在论坛发帖,说游戏里男性角色总把女性角色"放椅子"上绑起来的动作让她不舒服。后来像滚雪球似的,越来越多人加入讨论:
- 男性监管者追击女性求生者时的台词("抓到你了小猫咪"这类)
- 部分女性角色服装设计(比如红蝶的旗袍开衩问题)
- 游戏剧情里某些涉及两性的暗黑桥段
最绝的是有技术党逐帧分析动画,发现女性角色被击中时的呻吟声比男性角色长了0.3秒...这事后来还上了微博热搜,评论区简直成了大型辩论现场。
二、开发商到底怎么设计的?
我翻遍了网易的开发者访谈,发现他们其实在角色设定文档里写得挺明白:
设计原则 | 哥特式恐怖美学,全员恶人设定 |
角色关系 | 互相狩猎,没有明确善恶方 |
动作设计 | 参考了上世纪恐怖片表现手法 |
但问题就在于,创作意图和受众感受经常不在一个频道上。就像导演觉得是艺术镜头,观众可能觉得是恶趣味。
三、玩家们的真实体验
我采访了二十多个不同性别的老玩家,发现个有趣现象:
- 女性玩家A(游戏时长2000+小时):"根本没往那方面想,就是策略对抗啊"
- 男性玩家B(巅峰七阶):"要不是网上吵起来,我都没注意过绑椅子的动作"
- 女性玩家C(未成年):"有时候匹配到油腻男开黄腔,比游戏本身难受多了"
这让我想起传播学里的选择性感知理论——带着预设立场的人,总会特别注意印证自己观点的细节。
四、同类游戏是怎么处理的?
对比了几款热门非对称对抗游戏:
黎明杀机 | 处决动画更血腥,但没人讨论性别问题 |
灵魂筹码 | 中式恐怖背景下,两性角色都惨得很有特色 |
探灵笔记 | 直接取消了性别特征明显的角色设计 |
发现没?文化语境才是关键。《第五人格》那种英伦哥特风混搭日系画风,反而容易让人产生不同解读。
五、游戏更新后的微妙变化
网易其实悄悄调整过几次:
- 给所有角色都加了被绑时的痛苦表情(不分性别)
- 修改了部分争议台词(比如把"小猫咪"改成"猎物")
- 新出的女性监管者一个比一个凶残
最逗的是新角色"雕刻家",坐着轮椅追着壮汉砍,现在论坛都管她叫"伽拉大姐头"。
六、当我们讨论游戏性别议题时
键盘上的泡面渣提醒我该收尾了。说实在的,与其纠结某个动作是否"辱女",不如多看看:
- 游戏里女性角色是否只有被保护的客体身份(实际上园丁拆椅子比谁都猛)
- 玩家社区是否纵容性别歧视言论(这个确实该管管)
- 不同性别玩家能否获得平等的竞技体验(六阶以上女玩家真不少)
凌晨三点四十,窗外开始有鸟叫了。写完这段突然想起昨天排位赛,我用医生溜了监管者五台机,最后那个杰克公屏发了句"厉害,心服口服"。你看,游戏里最好的性别平等,不就是用实力说话吗?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