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发店如何通过举办比赛吸引客户
街角那家美发店办了个比赛,半个月多赚了五万块
上周三接孩子放学时,看见小区门口新开的"丝语造型"围了好多人。走近才发现他们在办"十分钟快速编发挑战赛",老板娘亲自示范用皮筋、发夹三下两下就编出个明星同款鱼骨辫。第二天送孩子上学时,发现店里八张理发椅全坐满了,三个师傅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。
一、这五类比赛最能带人气
开在菜市场对面的王姐跟我说,她试过最见效的是亲子发型设计赛。去年儿童节那场活动,参赛的28组家庭自发在朋友圈发了136条动态,有个宝妈拍的抖音视频还上了同城热门。
1. 素人改造真人秀
建设路那家开了15年的老店,上个月找来10位长期扎马尾的上班族做改造。5号参赛者小陈烫完法式慵懒卷后,她办公室连着七天都有同事来问地址。现在她们公司行政正跟店家谈团购卡呢。
- 爆点秘诀:改造前拍张"证件照",做完造型再拍对比视频
- 成本控制:用现有染烫产品,重点推季度卡转化
2. 发型师技能擂台
大学城里的"剪刻钟"美发屋搞过三届剪发速度赛,他们的首席托尼现在能在23分钟内完成洗剪吹+造型。现在周边五所大学的美发社团都指定去他们店团建。
比赛类型 | 参与人数 | 客单价提升 | 数据来源 |
---|---|---|---|
亲子发型赛 | 40-60组/场 | 38% | 《2023中国美发行业白皮书》 |
男士油头大赛 | 20-30人/场 | 52% | 亚洲发型师协会年报 |
二、七个步骤让你比赛不冷场
我家楼下超市的收银员小林,去年在"时尚芭莎杯"市民造型赛拿了亚军。她说参赛者最在意的是这三个事:能不能露脸、奖品实不实在、过程好不好玩。
1. 报名阶段的小心机
朝阳区"剪艺人生"店的做法很聪明,他们在收银台摆了个拍立得。顾客消费满300元就能拍张拍立得贴在参赛墙上,集满20个赞直接晋级决赛。
- 周二会员日报名享双倍积分
- 带新朋友参赛送头皮护理
2. 比赛当天的氛围组
记得要准备些看得见的仪式感。比如选手号码牌用烫金磁吸贴,评委打分牌做成理发剪刀形状,这些成本不到200块的小道具,拍出来的照片特别上镜。
三、三家店铺的真实案例
我表姐在县城开的"秀丝阁",去年办中学生编发大赛时出了个趣事。有个初三女生用彩色橡皮筋编出了化学分子结构模型,这事儿还上了地方电视台的晚间新闻。
案例1:社区店的逆袭
老城区"发艺先锋"的王老板,每月第一个周六固定办老年发型设计赛。他们研发的"五分钟银发造型术",让周边六个社区的广场舞阿姨都成了忠实顾客。
现在每天上午九点半,总能看到阿姨们做完造型,戴着同款丝巾去超市买菜。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老年模特队训练呢。
案例2:商场店的爆单秘籍
万达广场里的"型格沙龙"更会玩,他们和隔壁美甲店搞联合比赛。顾客做完发型可以免费领美甲抵扣券,反过来美甲店客户也能参加他们的造型比赛。
上周去买奶茶时,听见两个小姑娘在讨论:"做完这个星月美甲,不去型格做个同色系挑染总觉得差点意思。"你看,这联动效应不就出来了?
四、这些坑千万别踩
我采访过的一位行业前辈说,2019年有家店办染发创意赛,结果因为没提前做过敏测试,导致顾客出现头皮红肿。这事给咱们提了个醒:安全措施千万条,过敏测试第一条。
- 比赛用染膏要单独分装
- 提前准备应急医药箱
- 签好肖像权使用协议
春风路那家网红店去年办接发比赛时,就因为没和参赛者签书面协议,有个获奖者后来反悔不让用她的对比照,好好的一组宣传素材就这么废了。
五、赛后怎么把客人留下来
比赛结束才是重头戏的开始。我观察过做得好的店铺,都会在三天内给所有参赛者发个性化短信。比如:"张姐您在比赛时的那个空气刘海,小王师傅又改良了两种新样式,随时欢迎来免费体验。"
城西"造型玩家"的李老板更绝,他把比赛视频剪成花絮,在等候区的平板电脑上循环播放。客人等着无聊时看到自己上镜,十个有八个会主动发朋友圈。
现在经过"丝语造型"时,总能看到橱窗里摆着最新的比赛海报。听老板娘说已经在筹备秋季烫发大赛了,这次要跟摄影工作室合作,给获奖者拍组形象照。说不定下次路过,咱们也能进去试试手气呢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