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广州中秋节活动有哪些民间艺术展示
广州中秋节民间艺术展演指南:这些老手艺千万别错过
珠江水面倒映着圆月,街巷飘来阵阵蛋黄莲蓉香时,老广们就知道又该搬着小板凳去占位了。要说广州中秋哪里最有看头,还得数那些传了三五代人的民间绝活。去年陈家祠的广绣现场订制摊位,我可是亲眼见着有位阿婆排了2小时队,就为给孙女的嫁衣添个鸳鸯戏水图案。
一、最受追捧的四大非遗项目
1. 广彩瓷现场绘制
在荔湾湖公园的百年榕树下,总能看到七八位老师傅戴着老花镜,手持特制毛笔在素胚上勾画。他们用的可不是普通颜料,而是用广彩三宝(红、绿、金)调配的矿物釉料。去年中秋,非遗传承人陈师傅现场演示的「双勾填色法」,把牡丹花瓣画得跟真花似的透着光。
- 观赏点:荔枝湾涌文化长廊
- 特色体验:20元就能在老师傅指导下画个月饼碟
- 时间:中秋前后三天 10:00-21:00
2. 佛山醒狮扎作
别看那些活灵活现的狮头在桩上跳得欢,制作过程可比舞狮难多了。番禺沙湾古镇的黎家狮头作坊,中秋期间会开放竹篾扎架工序演示。老师傅说「扎个狮头要过1500个孔」,光是绑扎用的纱纸就要裹七层,难怪暴雨天表演都不怕散架。
项目 | 材料 | 制作周期 | 数据来源 |
传统狮头 | 竹篾、纱纸、兔毛 | 45-60天 | 《岭南醒狮制作技艺》 |
中秋特供版 | 环保轻质材料 | 3-5天 | 沙湾非遗工作站 |
二、藏在巷子里的惊喜
要说最让本地人惦记的,还得数那些不列入官方节目单的民间展示。去年我在光孝寺后巷撞见个阿公,用芭蕉叶编的嫦娥灯笼简直绝了。后来打听才知道,这种「蕉叶扎」的手艺,整个广州只剩三家会做。
- 海珠桥底的榄核雕:能在拇指大的榄核上刻整出《嫦娥奔月》
- 恩宁路的铜器錾刻:叮叮当当敲出会转动的月亮门
- 泮塘路的通草画:用中药通草片拼贴的立体月宫图
三、行家才知道的观赏诀窍
看广绣别凑太近,退三步才能看清「丝光流转」的效果;赏粤剧脸谱要选午后斜射的光线,那些含真金粉的勾线才会泛金光。去年中秋在永庆坊,我跟着个拄拐杖的阿婆学到了绝招:
- 看灰塑别只顾着拍屋顶,注意转角处的「暗八仙」纹样
- 听古琴演奏要闭眼感受,琴弦振动频率和月饼烤炉的炭火噼啪声莫名契合
- 尝过鸡仔饼再闻檀香,会有种在月光下吃酥饼的奇妙体验
凉茶铺的阿伯正在往竹筛上铺新鲜柚叶,准备做今年最后一个手工香囊。骑楼下传来叮咚的象牙球雕刻声,混着刚出炉的姜撞奶香气,这个中秋的月光似乎都带着老手艺的温度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