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被央视点评了吗
阴阳师被央视点名了?这事儿得从头捋捋
凌晨两点半,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消息:"阴阳师上央视了!"我一个激灵从床上弹起来,连拖鞋都穿反了。作为玩了六年阴阳师的老咸鱼,这事儿必须得整明白。
央视到底说了啥
翻遍央视网最近的报道,发现2021年12月16日那期《今日说法》确实提到了阴阳师。但不是单独点名,而是在讲网络诈骗案时作为案例出现的。有个骗子在游戏里冒充"全图鉴大佬",骗了玩家好几万。
节目片段 | 具体内容 |
案件背景 | 江苏某大学生在阴阳师交易群被诈骗 |
诈骗手法 | 伪造抽卡记录截图+PS的充值凭证 |
我翻出当时的节目录像反复看,发现几个关键点:
- 央视没有批评游戏本身
- 主要提醒玩家注意交易安全
- 顺带夸了句网易的客服配合警方取证
为什么大家这么敏感
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隔壁《原神》被《光明日报》讨论文化输出那会儿,玩家群里炸锅的样子。现在游戏圈有个怪现象:
- 看到官媒提游戏名就紧张
- 分不清是正面报道还是敲打
- 容易把个案上升成行业信号
其实翻翻《人民日报》电子版,光是2022年就提过三次阴阳师:
- 2月提到和故宫的联动活动
- 5月报道过游戏音乐获奖
- 9月转载过外媒对和风美术的报道
那些年被误读的"点名"
记得2018年《焦点访谈》说"某抽卡游戏涉嫌赌博",朋友圈瞬间刷屏说阴阳师要凉。结果后来发现说的是另一款小厂游戏,但谣言传了半个月才澄清。
这种乌龙每年都要来几次,我总结了个防焦虑指南:
- 先看完整报道再转发
- 区分"报道"和"批评"
- 查原始信源别信截图
阴阳师的真实待遇
泡了杯浓茶继续查资料,发现这游戏在官方体系里其实挺受待见:
时间 | 事件 | 性质 |
2017年 | 入选文化部"一带一路"项目 | 正面 |
2019年 | 被《网络文化安全报告》举例 | 中性 |
2020年 | 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展示案例 | 正面 |
去年还有个冷知识:游戏里那个京都之主的称号,其实是和文旅局合作设计的。有次线下活动,文旅局的领导还cosplay了晴明上台讲话。
玩家该关注什么
盯着电脑屏幕太久,眼睛有点发酸。但想到寮群里天天有人问"会不会下架",还是再写几句。
与其担心央视,不如注意这些真实存在的风险:
- 账号交易被骗(每月都有受害者)
- 代充封号(客服说去年封了12万个号)
- 未成年人退款纠纷
我认识的一个主播"老痒",去年帮粉丝维权时就发现:90%的纠纷都源于私下交易。官方渠道虽然贵点,但至少有保障。
关于监管趋势
顺手查了最新的《网络游戏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里面确实提到抽卡要公示概率、设置保底这些。不过阴阳师从2016年就开始做这些了,每次更新都会在官网贴出详细概率表。
凌晨四点,窗外开始有鸟叫声。最后说个冷知识:阴阳师的同人创作上过央视纪录片《指尖上的传承》,那段剪纸动画现在还能在B站找到。
茶已经凉了,游戏维护也快结束。看了眼游戏公告,下周要更新SP式神,得留着蓝票才行。至于央视什么的,只要别学新闻里那个被骗的兄弟,应该都能平安无事吧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