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戏中的肝活动是如何定义的
游戏里的“肝活动”到底是什么?玩家为啥又爱又恨
周末晚上十点,老张家的客厅还亮着灯。上初中的儿子捧着手机窝在沙发里,手指在屏幕上划出残影,嘴里念叨着"再刷两把就能换皮肤了"。这种场景在游戏圈有个专业说法——肝活动。
一、揭开"肝活动"的真面目
在《原神》里刷素材本到凌晨三点,在《魔兽世界》蹲守世界BOSS刷新,这些行为都属于典型的肝活动。用游戏策划老李的话说:"我们设计的活动就像撒在鱼塘里的饲料,玩家就是那群争食的锦鲤。"
1.1 时间投资的具象化
去年《动物森友会》爆火时,我的同事小王定闹钟凌晨起床卖大头菜。这种需要持续性投入的机制,把虚拟道具和现实时间绑成了死扣。
游戏名称 | 典型肝活动 | 日均耗时 | 数据来源 |
---|---|---|---|
《原神》 | 深渊螺旋挑战 | 2.3小时 | 米哈游2023运营报告 |
《王者荣耀》 | 战令系统任务 | 1.7小时 | 腾讯游戏白皮书 |
二、游戏策划的"小心机"
记得《阴阳师》刚出那会儿,我们整个办公室都在讨论御魂副本。这种设计就像俄罗斯套娃:
- 刷副本得材料
- 材料强化式神
- 式神打更难的副本
2.1 进度条的魔力
《星穹铁道》的每日实训进度条就是个典型例子。那个闪着金光的进度条,简直比咖啡因还提神。我见过最夸张的玩家,在网吧连续肝了18小时就为填满那个条。
三、玩家心态显微镜
上周聚餐时,做直播的小刘苦笑着说:"我现在看到限时活动就手抖,但下播后还是忍不住继续刷。"这种矛盾心理,在心理学上叫承诺升级效应。
玩家类型 | 参与动机 | 行为特征 | 文献支持 |
---|---|---|---|
成就型 | 全图鉴收集 | 定时上线 | 《游戏动机研究》 |
社交型 | 战队排名 | 组队攻坚 | 玩家行为分析报告 |
四、厂商的平衡木表演
去年某二次元游戏因为活动太肝被喷上热搜,第二天官方就送了十连抽。现在他们的活动设计明显变了:
- 每日任务缩减30%
- 新增离线累积机制
- 保底奖励提前解锁
窗外的蝉鸣忽然大了起来,儿子还在为最后几个活动积分较劲。我起身给他倒了杯牛奶,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街机厅刷高分那个夏天。游戏从来都是这样,让人心甘情愿地投入时间,区别只是当年的代币变成了现在的进度条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