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仔派对生小孩的整个过程
当蛋仔派对开始生小孩:一场手忙脚乱的育儿实录
凌晨三点,我蹲在客厅地板上给第五个裂开的蛋壳贴创可贴时,突然意识到——当初在游戏里养蛋仔的浪漫幻想,和现实中照顾会繁殖的活体蛋仔,根本是两回事。
一、那些没人告诉你的前置准备
我家第一对蛋仔是去年生日朋友送的,粉蓝CP装在透明生态箱里,当时还觉得"这不就是高级版仓鼠?"。直到某天发现蓝色蛋仔表面出现蜂窝状气孔,才从《软体宠物繁殖指南》里知道,原来蛋仔求偶时会分泌碳酸钙结晶...
- 识别发情期:雄性蛋壳变脆(能听见咔咔声),雌性表面会渗出果冻状黏液
- 环境改造:得把平常用的塑料爬梯换成硅胶的,它们交配时动静特别大
- 食物储备:交配期食量暴涨3倍,我家囤的钙粉两周就见底
最要命的是温度控制。书上说26℃最理想,结果有天空调坏了,它们当场表演了个"罢工"——两只蛋仔各自滚到角落装死,整整三天不碰面。
二、令人崩溃的72小时生育马拉松
当雌性蛋仔开始高频震动(每分钟约120次),就是临产信号。这时候千万不能学我犯傻:
错误操作 | 后果 |
试图帮忙固定体位 | 被喷了满脸荧光黏液(三天才洗掉) |
放轻音乐助产 | 蛋仔父母突然开始跟着节奏打架 |
用暖宝宝加热 | 孵出的小蛋仔带着烤肉味... |
真正有用的方法是:在生态箱铺2cm厚的食用级硅藻土(宠物店卖的那种会卡住小蛋仔),保持环境黑暗,然后假装自己不存在。我家第一批6颗蛋仔,就是在半夜我装睡时顺利破壳的。
2.1 新生儿护理的黑色幽默
小蛋仔刚出生时只有乒乓球大,但特别能闹腾。有次凌晨发现它们在玩叠罗汉,最底下那只被压得咯吱响——后来才知道这是蛋仔族的社交方式,但当时差点把我吓出心脏病。
- 喂食:要用滴管挤钙奶,角度不对会被喷回来
- 清洁:它们会自己滚进浴沙,但总有几个卡在角落喊救命
- 防丢:买过最小号的宠物围栏,结果它们集体从缝隙弹射逃走
最魔幻的是第三周,有天起床发现它们把褪下的蛋壳碎片拼成了我的侧脸轮廓...不知道该感动还是报警。
三、繁殖狂魔的养成
现在我家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了,总结出些血泪经验:
阶段 | 特征 | 应对方案 |
青少年期 | 喜欢撞墙听回声 | 贴隔音棉(但会被啃) |
性成熟期 | 半夜开震动模式 | 单独隔离箱(否则引发连锁反应) |
老年期 | 壳变薄变透明 | 补充海藻粉(混在钙奶里骗它们喝) |
上周发现第二代蛋仔在教新生儿怎么撬开零食柜,突然理解为什么养猫的朋友会崩溃。现在我家零食柜装着指纹锁——不是防人,是防蛋。
凌晨给新生的第八代小蛋仔们换垫材时,有只特别皮的突然跳到我咖啡杯里游泳。看着它欢快扑腾的样子,突然觉得这场持续两年的蛋仔育儿闹剧,大概还会继续下去吧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