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鹿洞书院结业:揭秘创意道具背后的传统文化
书院结业活动里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秘密道具
夏日的蝉鸣声里,青石板上飘着墨香,这是我在白鹿洞书院当助教的第三年。每到结业季,总能看到学生们手忙脚乱地筹备活动道具——有人把宣纸折成了小船漂在荷花池,也有人拿着竹简在回廊追着同窗题字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,那些能让结业活动瞬间生动起来的必备物件。
藏在古籍里的传统道具
写满故事的竹简
去年结业式上,李同学把三年来的课业心得刻在三十片竹简上,用靛蓝棉绳扎成卷轴。当他在九曲桥展开这份"会呼吸的作业"时,连山长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。记得要选三年生的毛竹,用米汤煮过后再阴干,这样刻字时才不会崩裂。
能当乐器的文房四宝
- 歙砚:敲击侧面能发出清脆的磬音,我们常在飞花令环节当节拍器
- 紫毫笔:蘸清水在青石板上书写,阳光一照就显出字迹
- 松烟墨:研磨时加入花瓣能改变色泽,去年王同学调出了海棠红
给传统文化加点料
会变魔术的灯笼
今年最惊艳的要数张同学做的走马灯。他在灯罩内层用矾水画了隐形的《论语》章句,当蜡烛热气推动转轮时,热力会让文字逐渐显现。记得在《营造法式》里记载过这种热敏显影的古法。
道具类型 | 传统材质 | 现代改良 | 适用场景 |
书简 | 竹片 | 亚克力激光雕刻 | 时光胶囊环节 |
印章 | 寿山石 | 3D打印树脂 | 同学录盖章 |
活过来的茶席
上个月帮学生准备茶道表演时,我们把建盏底部嵌入了NFC芯片。当茶汤注满杯盏,手机靠近就会自动播放陆羽《茶经》的对应章节,这个巧思后来被《传统文化创新案例集》收录。
那些让人会心一笑的小物件
千万别小看后勤刘师傅准备的糯米糨糊,去年下雨时,就是靠它抢救了被淋湿的楹联。还有总务处备着的二十把油纸伞,伞骨特意做成可拆卸式,活动结束后能分给同学当纪念品。
夕阳把飞檐的影子拉得老长,远处传来编钟试音的声音。几个女生抱着锦盒匆匆跑过天井,盒盖下露出半截题着诗的绸带——看来今年的结业活动,又要多些让人津津乐道的新玩法了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