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女角色脸部建模图
阴阳师女角色脸部建模那些事儿:从建模师键盘缝里抠出来的细节
凌晨三点盯着电脑屏幕改模型的时候,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事儿——你们天天喊着"老婆"的阴阳师女角色,那张脸到底是怎么从原画变成3D模型的?这事儿我跟着项目组熬过几个通宵,还真能唠点实在的。
一、建模师接到原画时的第一反应
每次拿到网易美术组交过来的原画,建模组总要集体哀嚎。不是人家画得不好,是那些飘逸的发丝和半透明的衣料,在三维空间里简直就是灾难。特别是去年出的千姬,头发里掺着贝壳和珍珠,建模组长当时就把咖啡泼在了数位板上。
- 眼睛比例:日系画风特有的"三庭五眼"魔改版,实际建模要放大1.2倍
- 嘴角弧度:原画师随手画的微笑线,到建模这儿得用贝塞尔曲线调半小时
- 发际线绒毛:看着像几根随意线条,其实要单独做透明贴图层
最让人头秃的五官细节
部位 | 技术难点 | 解决方案 |
眼角 | 二次元特有的锐利转折 | 在模型边缘加0.3mm硬边 |
嘴唇中线 | 既要立体又不能像丰唇 | 用顶点色控制高光范围 |
鼻梁阴影 | 原画两道线,建模得做骨骼 | 在鼻梁处埋入隐形骨骼 |
二、你们没注意到的面部黑科技
去年给帝释天做表情动画时,我们发现个邪门现象——同样的微笑表情,放在其他游戏里像营业假笑,在阴阳师里就莫名有破碎感。后来才琢磨明白是眉弓到太阳穴的过渡区做了特殊处理:
- 用四层渐变贴图控制皮肤透光
- 颧骨高点比真实人脸低5mm
- 说话时下眼睑会有0.5度的轻微颤动
有次测试时不小心把数据调过了,八百比丘尼突然变成恐怖谷效应现场,吓得程序小哥把键盘扔出了隔间。现在你们看到的那种"要哭不哭"的表情,其实是迭代了17版的意外产物。
不同风格角色的建模差异
铃鹿御前和缘结神虽然都是少女脸,但建模逻辑完全相反:
- 御姐系:下颌线要保留0.1mm的棱角,瞳孔高光点偏上
- 萌系:鼻头必须做成球形渐变,眨眼时睫毛要带残影
- 妖系:像雪女这类,眼角要用动态粒子模拟冰晶反光
三、那些建模界的"潜规则"
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,所有女角色的后脑勺都是平的——不是偷工减料,是为了给发饰留空间。上次给不知火加发簪,模型穿插得像刺猬,最后只好把整个后脑勺削掉3mm。
还有更离谱的:
- 嘴唇厚度随版本更新递增(对比2016年的神乐和现在的)
- 所有角色闭眼时,眼球其实还在轻微转动
- 面数最多的不是脸,是蝴蝶精触须上的绒毛
最绝的是烟烟罗的烟圈,那根本不是粒子特效,是绑了36根骨骼的透明面片。有次主美路过建模组,看见屏幕上一堆粉色骨骼在空中扭动,差点以为我们在做不可描述的东西。
四、从建模师角度看角色进化
翻出2017年的青行灯模型,现在看简直像橡皮泥捏的。这些年技术迭代最明显的三个地方:
- 瞳孔层次:从最初的单层贴图到现在5层材质球
- 微表情:早期只有6种基础表情,现在连"嫌弃但保持礼貌"都能做
- 面部光照:SP皮肤之所以贵,是因为加了皮下散射效果
最近在做的新式神更夸张,眼睫毛要用到流体模拟来计算飘动轨迹。上次演示时显卡烧糊的味道,至今还萦绕在办公室的空调出风口里。
凌晨四点的咖啡已经见底,显示器上的不知火模型还在闪红光——哦,是嘴唇的高光范围又穿帮了。建模这活儿吧,就像给虚拟人物当整形医生,只不过我们的手术刀是鼠标,麻醉剂是罐装咖啡。要是哪天你在游戏里看见某个式神的脸突然抽搐,那可能是某个建模师在工位上睡着了...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