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佳节:千年艺术表演,传统与现代交融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秋风吹起桂花香,街边糕点铺开始卖重阳糕时,我就知道——又到了登高赏菊、体验传统的好时节。除了插茱萸、饮菊花酒,那些藏在巷子里的艺术表演才是重阳节的灵魂。要是让我选,可得好好琢磨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绝活儿。

一、这些表演藏着千年的烟火气

重阳节从战国时期走到现在,早就不只是敬老的日子。你看那些庙会上的绝活,哪个不是用热闹劲儿把福气送到家家户户?

1. 舞龙舞狮:街头巷尾的活图腾

广东人管这叫"醒狮",北方的师傅爱耍"九节龙"。去年我在佛山看到,老师傅手里的狮头足足有二十斤重,眨眼摆尾的功夫跟真狮子似的。听说现在年轻人改良的荧光夜光狮,晚上表演能亮瞎眼。

2. 皮影戏:会讲故事的牛皮纸

陕西老艺人的箱子里装着整本《西游记》,河北的"驴皮影"透着红光特别喜庆。上次在茶馆看《王重阳得道》,牛皮小人儿在幕布上翻跟斗,配着梆子声能把小孩儿看入迷。

表演形式 起源朝代 流行地区 核心元素
舞龙舞狮 汉代 广东、福建 锣鼓套路、采青仪式
皮影戏 唐代 陕西、河北 镂刻技艺、方言唱腔

二、现在玩传统艺术的门道可多了

别说这些老古董过时了,你去抖音搜搜,年轻人把重阳节玩出花来了:

重阳佳节:千年艺术表演,传统与现代交融

  • 00后用蒸汽朋克风改造高跷,踩起来带电子光效
  • 京剧票友开发了重阳主题脸谱,菊花纹样美得很
  • 苏州评弹直播间里,老艺术家教观众即兴编重阳祝词

1. 踩高跷:离地三丈看人间

北京妙峰山庙会的高跷队能叠三层罗汉,山东的"独腿跷"看着险,其实绑腿方法有讲究。我试过新手用的弹簧高跷,摔了也不疼,特别适合带孩子体验。

2. 打太平鼓:把福气敲进鼓点里

重阳佳节:千年艺术表演,传统与现代交融

河北的牛皮鼓要转着圈打,山西的孩子们爱玩缀铃鼓。上个月社区组织教学,才发现这鼓槌的握法比广场舞复杂多了,但跟着《庆丰年》的调子敲,确实带劲。

秋风又起,菊花正艳,重阳节的烟火气就在这些叮叮当当的响动里。下次路过老戏台别急着走,说不定能赶上师傅们亮绝活呢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