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你世界吴依凌
那个在迷你世界里造火箭的15岁女孩,后来怎么样了?
凌晨两点半,我第N次刷到吴依凌的迷你世界作品集视频。屏幕里那个用像素方块搭出的航天发射场正在倒计时,火箭尾焰特效晃得我眼睛发酸——这真是初中生做出来的?揉着发僵的后颈,我突然特别想写写这个00后女孩的故事。
一、从橡皮泥到像素火箭
2017年夏天,刚小升初的吴依凌在应用商店里误点了《迷你世界》的下载按钮。这个看似偶然的选择,让这个苏州姑娘的课后生活彻底变了样。
- 第一周:跟着新手教程搭了个歪歪扭扭的小木屋
- 第一个月:复刻出《我的世界》里见过的红石电路
- 第六个月:在B站上传首个原创机关地图《太空电梯》
她爸老吴有次和我聊起,女儿书桌上永远堆着奇怪的东西:用橡皮筋绑的杠杆模型、画满箭头的物理课本,还有台总是过热死机的二手笔记本。"半夜起来上厕所,总看见她屏幕亮着,还以为在玩游戏..."
时间 | 作品 | 技术突破 |
2018.03 | 《月球基地》 | 首次实现失重环境模拟 |
2019.11 | 《火星殖民》 | 自创生态系统循环算法 |
二、被央视点名的"不务正业"
2020年那条爆火的视频其实是个意外。吴依凌本来只是在粉丝群里发了段用触发器做的火箭分离动画,结果被搬运到抖音后,播放量三天破了800万。
"当时私信炸得手机发烫,"她在后来的采访里说,"最夸张的是某航天研究所的工程师,发了十几条修改建议。"
2.1 走红后的连锁反应
- 学校广播站突然开始放《星辰大海》
- 物理老师把她的作品当课堂案例
- 迷你世界官方送来定制版黄金账号
但真正改变轨迹的,是2021年暑假那个越洋电话。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的华人研究员看到报道后,主动联系她参与了虚拟现实建造系统的测试项目。
三、当爱好撞上现实
高二分科时,这个能把火箭燃料配比讲得头头是道的姑娘,却选了文科。"我物理其实就70分水平,"她在动态里写,"那些航天知识都是现查现学的..."
有次直播建空间站模型时,她突然卡壳:"这个对接舱参数好像不对..." 镜头外传来她妈的声音:"先把明天月考复习了!" 几万观众看着主播手忙脚乱关掉了《轨道力学原理》的网页。
3.1 那些鲜为人知的幕后
翻她早期作品评论区,能看到不少用删除线划掉的暴躁发言:"第17次测试又失败!"、"这个重力模拟bug修不好了"。最新作品里却透着佛系:"随便搭着玩,bug就当彩蛋吧~"
去年生日那天,她po了张堆满草稿纸的书桌。放大看才发现,左边是迷你世界建筑草图,右边摊着《五三》模拟卷——两种截然不同的笔迹奇妙地交织在一起。
四、现在的吴依凌什么样?
今年三月在杭州动漫节偶遇她时,这个刚满18岁的姑娘正在展台教小朋友搭卫星模型。褪去早年的锐气,倒是多了种过来人的温和。
- 依然保持每周更新,但不再熬夜赶工
- 开始研究Blender和Unity3D
- 最新动态是大学录取通知书照片
临走时我问她以后想做什么,她正低头调试平板上的建模软件:"可能当个游戏策划?或者去搞虚拟现实...嗐,谁知道呢。" 夕阳把她的马尾染成金色,像极了那些年她作品中永不熄灭的推进器尾焰。
窗外早鸟开始叫了,文档字数停在2873。保存时突然想起她某次直播说的:"有次做到凌晨四点,发现窗外清洁工在扫街——原来每个坚持的人都不孤单啊。"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