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睡不着爬起来捏黏土蛋仔,结果玩嗨了
凌晨两点刷到蛋仔派对的表情包,突然手痒想捏几个。翻出三年前买的超轻黏土,发现早就硬成砖头了...得,大半夜的只能拿面粉救急。没想到随手折腾的土法子,最后捏出来的小东西还挺像那么回事。
一、翻箱倒柜找材料
厨房里摸出来的材料比想象中好用:
- 普通面粉:中筋粉就行,高筋粉反而太韧
- 食盐:防腐关键,比例不对会发霉
- 食用油:两滴就够,多了黏手
- 食用色素:翻出过年做饺子的红曲粉
- 牙签:比专业工具顺手
材料 | 替代方案 |
丙烯颜料 | 水彩笔芯挤出来兑水 |
塑形工具 | 信用卡切边超好用 |
二、和面时差点翻车
按网上的黄金比例(面粉:盐:水=2:1:1)调出来的面团,黏得能当502胶水用。又加了把面粉才救回来,后来发现秘诀是:
- 水要分三次加,每次搅拌到吸收
- 盐先溶在水里,不然颗粒硌手
- 揉到耳垂软度就停,过度揉搓会起筋
调色时把红曲粉直接倒进面团,结果染得满手红。后来学乖了,揪小块面团单独调色更省颜料。深色系特别吃色素,建议直接买现成彩色黏土。
1. 基础蛋仔塑形
先搓个标准圆球,放桌上轻轻一墩——底部自动压平能站稳。用牙签压出微笑线时,发现力度很重要:
- 太重会裂开
- 太轻晾干后就消失
- 最佳时机是面团半干时
2. 最难搞的表情
试图复刻"流泪猫猫头"表情,结果眼泪总往下滑。试了三种方法:
- 直接画线条→干裂脱落
- 贴细条黏土→边缘翘起
- 最后用牙签蘸白颜料点上去最自然
三、晾干过程全是坑
放在空调房里一晚上,早起发现裂了三只。查资料才知道要:
- 避开通风口
- 盖湿巾防干裂
- 每两小时翻面
有个蛋仔的耳朵掉下来,用白胶粘回去时发现颜色溶了。后来改用牙膏+面粉调的"急救粘土",效果意外地牢。
四、上色惨案现场
水彩上色时整个蛋仔化开,重捏的用指甲油又太亮。最后发现:
颜料类型 | 适用阶段 |
水彩 | 完全干燥后薄涂 |
马克笔 | 半干时画细节 |
画腮红时用棉签蘸眼影粉,比颜料自然多了。给蛋仔画衣服褶皱,发现用牙线压纹路比刻刀流畅。
五、组队摆放的玄学
想把四个蛋仔粘在手机壳上,热熔胶太厚,双面胶不牢。最后用UV胶滴在接触点,阳光下照三分钟——牢固度能扛住地铁颠簸。
凌晨四点终于搞完,发现最丑的那个歪嘴蛋仔反而最生动。可能手工的乐趣就在于这些意外吧,现在这套丑萌蛋仔已经在办公室传阅了三轮...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