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仔派对林梦颖
那个在蛋仔派对里画画的姑娘,叫林梦颖
凌晨2点37分,我第N次刷到#蛋仔派对林梦颖#的tag时,突然特别想写点什么。不是那种正儿八经的人物报道,就是单纯想聊聊这个总穿着粉色工装裤、在游戏里画水墨画的奇怪姑娘——毕竟能把《千里江山图》画进派对游戏的,全网我也就见过她一个。
一、她到底是谁?
第一次注意到林梦颖是在去年冬天的玩家创作大赛上。当时评审团清一色在夸某个炫技的赛博朋克地图,突然有张截图从评委手机里滑出来——蛋仔岛变成了《富春山居图》,青绿山水在棉花糖质地的地图上晕染开来,参赛编号写着"LY-1123"。
后来才知道这个LY就是林梦颖。95后苏州姑娘,国美毕业,现在某互联网大厂当原画师。以下是能查证的客观信息:
常用ID | 梦颖LY、水墨蛋仔 |
代表作 | 《蛋仔千里江山图》《会动的清明上河图》 |
特殊习惯 | 所有作品都藏着只水墨小猫 |
1. 那些出圈的二创
她最绝的不是还原古画,而是让静态的文物在游戏里活过来。比如:
- 把《韩熙载夜宴图》做成可交互的剧情地图,点击屏风能听到唐代乐器的采样音效
- 用游戏里的弹簧装置模拟《捣练图》的织布机物理效果
- 在蛋仔工坊里复刻敦煌飞天飘带,据说调试了200多次布料参数
有次直播时她边改代码边嘟囔:"这个水波纹要像赵孟頫的《鹊华秋色图》..."弹幕全在问"姐姐你说的是中文吗?"
二、为什么是蛋仔派对?
其实林梦颖最早在《我的世界》就小有名气,但真正让她爆火的还是蛋仔。我翻了她2022年9月的微博,当时她写道:"试了三个沙盒游戏,终于找到能表现墨色浓淡的引擎了..."
后来在玩家见面会上,她解释过选择蛋仔的三大原因:
- 物理引擎:游戏里的液体效果能模拟水墨的"洇染"感
- UGC生态:从地图编辑器到音乐植入的完整创作链路
- 用户群体:"想让小朋友撞进古画里玩捉迷藏"
最有趣的是她开发的"墨汁系统"——把游戏里的毒圈改成慢慢晕开的墨渍,淘汰动画变成宣纸上的枯笔效果。这个设计后来被官方收录进创意工坊。
1. 那些不为人知的翻车现场
当然不是每次创作都顺利。去年她尝试把《瑞鹤图》的仙鹤做成可乘坐的飞行器,结果:
- 第一天:鹤脖子穿模卡进云层
- 第三天:载人飞行时鹤腿抽搐成踢踏舞
- 第七天:终于调试成功,但玩家都骑着鹤去撞别人...
她在B站发的《失败合辑》里,有段视频是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的人物集体倒立行走,配文"唐代仕女集体蹦迪实录"。
三、当传统美学撞上派对游戏
有次采访被问"为什么要把高雅艺术做成搞笑游戏",林梦颖的回应特别有意思:"《千里江山图》本来就是北宋的'旅游宣传片',王希孟要是活在当代,说不定也在做游戏美术。"
她最让我佩服的是对细节的偏执:
- 为了《捣练图》里熨斗的炭火效果,跑去苏州丝绸博物馆蹲了三天
- 在游戏里重建滕王阁时,坚持要还原"披绣闼,俯雕甍"的视角落差
- 连蛋仔角色摔倒的"哎呀"声,都换成古琴的"散音"
不过最近她开始尝试更野的路子——上个月发布的《山海经异兽图鉴》,把饕餮做成能吞噬其他玩家的BOSS,当康兽的叫声是采样自汉代陶埙。最绝的是混沌兽的设计:玩家靠近时会随机触发四种古乐器的失传曲调。
凌晨4点15分,窗外开始下雨。我翻到她去年给国美学生的讲座PPT,最后一页写着:"在游戏里重建《女史箴图》不是最终目的,我想让00后们觉得,顾恺之或许也是个有趣的游戏策划..."
(键盘上洒了半包跳跳糖,有些粘住空格键了。反正写到这儿吧,得去洗把脸清醒下。)
网友留言(0)